劇中的事件,表現了人間的艱難,人間的溫暖。而劇中的人,似乎就是每個在城市裏打拼的人,妳和我!每個角色似乎多多少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1)有房才有根。
有多少大學畢業生兩手空空拿著大學畢業證滿城找工作!幻想著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壹線城市買壹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現實是,沒有父母的幫助,什麽都不是!
我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去找我大學室友。夏天,兩個壹米八多的大男人住在壹個不到六平米的小隔間裏。趕不上蕭樓的上下鋪和《安家》裏的“985”。兩個人,拿著壹個月賺800元的實習工資,用800元交壹個月的房租。那時候最開心的就是晚上兩個人吃著沒有肉的火鍋,擔心別人幾千萬的生意。吹著牛逼,喝著酒睡著了...
對新環境的新鮮感和對未來前所未有的憧憬,掩蓋了真實的內心體驗。每次放假回家,父親都說:“以後要在那裏發展,先付個首付,用租房子的錢還房貸。”
當時我還很固執,堅決否認。父親說:“有了房子,妳就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幼稚,覺得出租房就是我的立足之地。
沒過多久,因為房租快到期了,我的房東因為妻子預產期快到了,父母要從外地來看孩子,不得不為老兩口收回房子。
當時剛進壹個項目組,有壹大堆又難又急的事情。白天要工作,晚上手裏拿著蛋糕喝著礦泉水,去各個小區看公告欄。晚上還要接房東催我搬家的電話,看著屋裏收拾好的行李,卻不知道下壹站在哪裏。
突然,我對這個城市產生了壹種陌生感和漂移感,就像壹條河中漂流的幹草。沒有生命力,沒有根基!
幸運的是,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小房子。但奇怪的是,壹個城市是屬於所有人的,屬於所有來到這裏為生活奮鬥的人。這座城市歡迎每壹個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無論是有知識的知識分子還是文盲...
我們是否屬於壹個城市,是壹個奇妙的標誌,那就是在這個掙紮的城市裏,是否有壹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房子會給我們帶來歸屬感,這是我們的立足之本,是我們在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時,壹個屬於自己的安穩的家。
(2)房子再大,也不比心大。
房子再大,也不能稱之為家,直到有人住進去。壹家人心在壹處,才稱得上親人。
徐阿姨和他的妻子在劇中形影不離。為了兩套房子,協議離婚,可誰曾想,假戲真做。徐阿姨的老婆經不起誘惑,犯了錯,和別的男人發生了關系。徐阿姨剛從家裏搬出來!
曾經屋子裏溫暖的話語因為背叛瞬間變得冰冷。只有失去了,才會珍惜。徐阿姨的老婆拼命想挽回這段感情。
我從沒見過那個人被戴綠帽子,他還能接受...
“安嘉”壹個富商和他的妻子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在多年的苦心經營下,他們的事業步步高升,換了壹個又壹個房子。老公在外面養了小三。被他的妻子。原本溫暖的家庭突然降到冰點。男人想挽回家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愧疚。方幫助出軌男子,並為買了房子作為善後。卻被出軌男人的老婆扇了壹巴掌。
破鏡難圓,破沙雕難圓。兩個人在壹套房,如果心離得很遠,再大的房子,也容不下兩個人。
房子是我們的根,是我們在城市生活的立足點。有了它,我們對這座城市有了歸屬感。
而有了房子,我們需要讓房子裏的人充滿愛,我們要用心經營彼此,不要因為壹時的激情而讓親人的心變得冰冷。
否則,再大的房子也只是壹個空殼,而如果心在壹起,再小的房子也能溫暖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