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化創意園;功能;發展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F26文獻識別碼:A篇號:1673-291x(2012)24-0185-03。
壹,文化創意園的概念
1.國外。國外對文化創意園的主要定義有:德裏克·韋恩、希拉裏·安妮·弗羅斯特-庫姆普夫和諾拉波特·普希蘭。德裏克·韋恩(Derek Wayne)認為文化公園是壹個特定的地理位置,它將城市的文化娛樂設施以集中的方式集中在這個地理位置上;希拉裏·安妮·弗羅斯特-庫姆普夫(Hilary Anne Frost-Kumpf)對文化特區進行了定義,認為文化特區是城市中組織完善、標誌明確、綜合利用的區域[1]。Nolapot Pumhiran將文化創意園定義為空間有限,地域明顯,文化產業和設施高度集中於此的地方[2]。在旺斯伯勒& amp;Mageea的觀點是,文化公園是文化設施高度集中、空間有限的區域,鼓勵文化使用和壹定程度的生產和消費[3]。
2.國內的。我國對文化創意園區的研究起步較晚,還涉及到文化產業集群、文化產業園、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相關研究。但總體來說,文化創意園的概念是對這些概念的繼承和發展。樊勝春認為,文化產業園是壹系列與文化相關的、具有產業規模的特定地理區域。它們是集生產、交易、休閑、居住於壹體,具有鮮明文化形象和壹定對外吸引力的多功能公園,形成了包括生產、流通、消費在內的產供銷壹體化的文化產業鏈[4]。王為念認為,文化產業園的內涵至少包括四個方面:(1)文化產業園依托文化資源豐富的地方,開發與文化相關的文化產品。是壹系列文化產業的地理集中區。(2)文化產業園區有自己獨特的運行機制,園區的組織和管理是通過壹定的協會進行的。(3)文化產業園滿足當地居民和外國遊客的特定文化需求。(4)文化產業園區反映了該地區特殊的文化、社會和經濟需求[5]。江蕙和王慧認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在政府規劃的指導下,以文化產業為主導產業導向,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務設施,以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孵化、培訓、生產、展示和交易以及策劃、生產和銷售等功能為重點而形成的[6]。何壹飛參考國外文化產業園的發展趨勢,結合中國文化產業園的發展現狀,對文化產業園的內涵進行了較為完整的概括。他認為,文化產業園區是大量關系密切的文化產業企業和相關配套機構在空間上聚集,通過互動形成強大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的現象[7]。
在此基礎上,本文認為,文化創意園是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的空間載體,大量的文化創意企業和相關配套機構聚集在特定的地理區域,在政府規劃、民間自願組織或政企聯合投資的引導下,形成集孵化、生產、交易、管理、服務、休閑於壹體的多功能園區。
二、文化創意園的基本功能
1.文化保護功能。文化創意園大多是隨著城市的產業更新和去工業化而出現的,具有鮮明的文化保護功能,可以塑造城市形象,增加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創意園區作為優化城市內部布局的驅動力,讓廢棄的舊廠房、破舊的老街、倒塌的老建築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改造它們,城市變得更有魅力,同時也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生活張力。在壹定程度上,它不僅有效地保護了歷史文化財產,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平臺。文化創意企業將現代時尚創意元素註入舊廠房、舊倉庫等。,使保留下來的老建築煥發出比現代城市景觀更為奪目的新景象,使文化創意園與城市文化有機融合,成為城市文化資源保護與城市未來發展相結合的典範。如北京的798藝術區,南京的1912街區。
2.生產服務功能。生產功能是文化創意園最基本的功能之壹。通過為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研發、生產、經營、展示提供場地,促進其規模化生產,形成整體效益,從而帶動園區發展。生產功能不僅使舊廠房、舊倉庫煥發出新的活力,也為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的模式,使之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園區內文化及相關產業的聚集,也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包括電影院、酒吧、音樂廳等壹些休閑場所,也可以幫助年輕人立業。服務功能主要是為園區內的文化創意企業和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主要表現為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吸引文化創意企業和創業者,倡導文化創意,保護藝術創作。在中國,大多數文化創意園區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的,因此園區管理委員會和壹些行業協會在服務、監督和協調文化創意園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相對獨立,但同時與政府保持聯系。教育培訓的功能可以為文化創意園培養和服務自身的文化創意人才,這是文化創意園發展的動力。文化創意園可以與高校等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情況,及時培養所需人才。如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園,創意產業學院下設的設計、廣告、數字媒體、動畫、創意寫作等系,不僅為園區培養了大量的文化創意人才,也為澳大利亞培養了各類創意人才。
3.孵化創新功能。文化創意園具有孵化創新的功能。文化創意園通過提供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資源網絡和交流中心,幫助園區內企業的孵化和發展。另壹方面,園區企業利用人才和技術的集聚效應,依托文化創意園,形成文化創意、數字網絡支撐、信息咨詢等多元交織的主產業鏈,不斷延伸發展,帶動餐飲、商業、旅遊、娛樂等產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對周邊地區產生輻射效應。如上海泰康路藝術街,以文化創意設計為核心,涵蓋畫廊、文化展示中心、視聽藝術等160多家中外企業。這些企業依托泰康路自身資源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同時也帶動了餐飲、休閑娛樂、旅遊、房地產等行業的發展。因為文化產業是創意、科技、信息的結合體,創新性強,對傳統產業的滲透性強,可以賦予其新的發展動力。比如,在傳統文化資源和手工藝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創意,運用現代技術生產具有傳統文化特色和現代氣息的文化產品;還有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園,也是澳洲創意產業的R&D基地。主要研究澳大利亞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涉及文化產品研發、廣告、數字媒體、傳播設計等類別,不僅可以為創意園區的發展提供支持,還可以為澳大利亞政府提供創意產業發展的策略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