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最早的業務需求來自於BPO業務(業務流程外包),尤其是BPO中的呼叫中心場景,其特點是數量多、簡單、重復,導致運營效率低、容易出錯。
2019年,國內RPA進入爆發期。
2011年,技術外包公司Desk Over(ui path的前身)發現了外包公司對於自動化降成本的業務需求和商機,開發了第壹代自動化產品,即早期的UiPath Studio。
由於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多樣化,RPA已經從簡單的工具和軟件延伸到解決方案,以該軟件和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的RPA公司開始出現。2065 438+06-2065 438+08期間,我國率先完成了金融行業的試點和概念驗證。2019上半年快速成長,形成* * *識,國內RPA進入爆發期。
2020年,冠狀病毒肺炎-19(新型冠狀病毒)給各行各業帶來經濟沖擊,被稱為“數字員工”的RPA再次占據人們的視野。RPA的快速增長和爆發可以歸結為傳統自動化的局限性、BPO成本降低的需求、AI的出現以及全球企業面臨的數字化轉型。
隨著大型企業客戶進入RPA市場,單壹解決方案無法滿足他們多樣化和復雜的需求。RPA供應商開始開發大規模部署的RPA和雲RPA,並結合AI技術實現非結構化數據處理等功能。
RPA技術的發展路徑
鴻基旋風認為,RPA從技術發展路線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RPA1.0,解決工作流自動化的工具。
RPA2.0,平臺,解決業務流程的智能自動化
RPA3.0,智能中樞,具有自適應能力的數字化企業。
未來,傳統的大型靜態業務系統將越來越多地賦予RPA這樣靈活、非侵入、易創建、易控制的業務實現方式以業務擴展能力和業務適應性。RPA將成為下壹代企業軟件的主流架構方法之壹。
RPA在國內外的應用
據麥肯錫《數字時代:人工智能將改變企業命運》調查報告顯示,超過70%的“財富500強”企業正在使用RPA機器人,如亞馬遜、通用汽車、寶潔、花旗集團、安聯保險和谷歌。
據億歐智庫不完全統計,RPA主要應用領域為金融、制造、醫藥、零售電商。截至2020年10年末,國內采用RPA的企業在金融行業占比最高,占比54.55%,金融機構中77.78%為銀行。其中,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是首批使用RPA的銀行。分別在2016和2017率先將RPA技術引入國內金融行業,提升運營自動化水平。
億歐智庫:RPA在國內企業主要應用領域分布
億歐智庫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全球RPA市場快速發展,年復合增長率為49.10%,2019年全球RPA市場規模達到11833萬元。2020-2022年增速略有放緩,但仍以42.89%的年復合增長率保持上升,預計2022年將達到400億元。
中國的RPA行業仍處於早期階段。2017年,我國RPA市場規模僅為310萬元。整體來看,中國RPA市場規模和全球RPA市場規模都在上升,預計2022年規模為26654.38+0.6億元。
Gartner預測,2022年前全球將有多達90%的大型企業采用RPA,試圖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業務流程的適應性和規模,同時調整人力配置。
RPA和超級自動化
超自動化是用於交付工作的機器學習、軟件包和自動化工具的集合。超自動化不僅包括豐富的工具集,還包括自動化本身的所有步驟(發現、分析、設計、自動化、測量、監控和重新評估)。
這壹趨勢始於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但是單單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並不是超自動化,它需要結合多種工具來幫助復制人類參與的那部分任務流程。
Gartner定義的超級自動化是RPA、智能業務管理(IBMPS)、人工智能(AI)和高級分析(AA)的結合。
Gartner預測,到2022年,全球超級自動化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5966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超過1654.38+05億美元(增長近24%),預計今年市場規模為5320億美元。到2024年,通過將超自動化技術與重新設計的運營流程相結合,企業將降低30%的運營成本。
鴻基旋風,成立於2015,是國內最早感知RPA(機器人過程自動化)趨勢,並將RPA升級為超自動化的企業之壹。
鴻基旋風可以為企業提供基於自動化需求的生命周期管理能力。通過需求發現、設計、管理和運營管理四個階段,可以實現:
協助CoE部門挖掘自動化價值點,幫助RPA在集團內快速推廣。
基於桌面和移動,提供跨平臺、跨操作系統的流程設計器,可以跨平臺部署在服務器、物聯網、私有雲等各種環境中。
全面管理、調度和監控不同崗位的機器人,確保其高效穩定地執行工藝任務。
覆蓋有人值守場景、無人值守場景和移動自動化場景,增強企業關鍵業務流程的可視性,讓流程更加智能。
同時,Cyclone RPA結合大量AI模型算法,賦予機器人閱讀文檔、理解屏幕、理解對話等能力,極大地拓展了機器人閱讀、閱讀、理解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