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簡介

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簡介

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遼寧省中部城市群,沈陽經濟圈的中心,北鄰沈陽,南接本溪,距沈陽43公裏,距本溪21公裏,規劃面積27.8平方公裏,總面積88平方公裏。

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完善的現代化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體系。在沈丹鐵路連接區,石橋子、歪頭山客貨站與東北鐵路網、全國鐵路網相連;

304國道和沈丹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沈丹高速公路在區內有南、北、中三個出入口。

距丹東大東港210公裏,距營口鮁魚圈港200公裏,距大連港360公裏。丹東大東港、鮁魚圈港、大連港年貨物吞吐量分別為850萬噸、7537萬噸、6543.8+0.7億噸。

距沈陽桃仙國際機場30公裏,已開通國內國際航線74條,通航城市55個,年運送旅客247.6萬人次,貨運6654.38+0萬噸。

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憑借其區位條件、發展空間、政策和制度優勢,日益顯示出獨特的區位優勢。本溪的山屬於長白山余脈和尾脈,既藏於山中,又廣於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小氣候,不僅孕育了大量的中藥材,也造就了中藥材獨有的、其他地方藥材無法比擬的特殊藥用力量。

據普查,本溪共有植物、動物、礦產117種,其中植物974種,動物105種,礦產24種,其他14種,自然儲量2200萬公斤。本溪是遼寧中藥材主產區,品種和產量均居遼寧首位,具有非常廣闊的產業發展基礎。人參、遼細辛、遼五味等北藥馳名中外。

本溪市種植的主要品種有:林下參、細辛、五味遼、羊奶、防風、甘草、龍膽草、龍骨、丹參、黃芪、柴胡、遠誌、知母、刺五加、桔梗、荊芥、地黃、板藍根、生地、雞冠花、天麻、半夏、百部、黃精,其中還有人參、白芍等地方藥材本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壹家設施齊全的特大型鋼鐵企業。主要設備包括5座大中型高爐(有效容積4900立方米),5臺75平方米燒結機,6座焦爐,12電爐,3座120噸氧氣頂吹轉爐,800/650開坯機,165,438+050 mm板坯初軋機,178。擁有各類設備5萬余臺,總重量45萬噸。目前已形成年產生鐵800萬噸、鋼材800萬噸、熱軋板600萬噸、冷軋板165438+1億噸的生產能力。主要產品有鑄鐵、熱軋板、鍍鋅板和特殊鋼。生產了高速工具鋼、軸承鋼、不銹鋼等特種鋼500多種,其中渦輪葉片鋼獲國家銀質獎;鑄鐵連續三次榮獲國家金獎,並出口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熱軋板生產國內市場份額為14.5%;冷軋板市場前景看好,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

作為大型鋼鐵生產企業,北鋼集團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煉鐵部主要配備4座350M3高爐;75M2、24M2燒結機、36M2、32M2燒結機、1.2萬千瓦/小時、6000千瓦/小時、3000千瓦/小時發電機組1;2座36孔焦爐;65438+100,000 m3,每個20,000 m3儲氣罐。煉鋼系統采用煉鋼連鑄技術。全連鑄生產線和轉爐頂吹復吹由計算機控制。同時配備國外進口的光譜檢測系統,主要配備3臺30噸轉爐。兩臺六米、四機、四流方坯連鑄機和壹臺超低頭板坯連鑄機;壹套6000m3/H制氧設備和兩套3200m3/H制氧設備。球墨鑄鐵管主要生產設備從德國和美國引進,主要設備有:水冷金屬型球墨鑄鐵管鑄造設備DN100—350-350、DN 350-600、DN 700-1000各壹套;10t中頻爐6臺;以及球管精整線、退火爐、水泥襯砌機等。,可生產13種直徑從100 mm到1000 mm的球墨鑄鐵管,主要產品有:生鐵、連鑄方坯、板坯、矩形坯、螺紋鋼、線材、中寬帶鋼、冶金焦、化工產品等。公司產品采用優質北臺牌人參鐵,品質卓越。主要產品全部通過國際ISO9000質量標準體系認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到世界上65,438+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本溪對外開放、體制創新、科技進步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龍頭、示範和聚集地,始終以開闊的視野審視和把握未來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難得歷史機遇,充分發揮經濟地理、管理體制和政策優勢,大力發展以現代中藥產業和裝備制造業配套產業為主導產業,通過特色工業園區建設,積極打造開發區產業集群優勢。

-現代中藥產業。抓住我國中藥現代化、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本溪市中藥資源優勢,遵循科學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園區為載體,以創新為動力,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技術水平,擴大產業規模, 開發壹批拳頭產品,實施壹批影響力強的大型項目,加快中藥產業升級,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現代中藥產業。

在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12.22平方公裏,將建設本溪現代中藥高科技產業園,包括R&D孵化功能區、產業功能區、教育培訓功能區、種苗示範功能區、商貿流通功能區五大功能區。力爭通過約10年的建設,實現國內“五個壹流”,即壹流的現代中藥產業、壹流的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環境和機制、壹流的中醫藥科技人才隊伍、壹流的中醫藥創新研發平臺、壹流的現代中藥商貿流通體系,形成縱向聯系有機銜接、橫向要素有效聚合,立足本溪、匯聚遼寧、輻射全國、面向世界。

——裝備制造業配套產業。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配套為重點,以項目合作為載體,以引進汽車零部件、機械設備及配件、新型五金產品、新型焊管及配件、鋼結構為突破口,盡快形成裝備制造業配套產業集群優勢,為本溪市經濟結構調整和接續產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部,規劃下平臺村4平方公裏,建設裝備制造業配套產業園。園區提供的配套產品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為沈陽經濟區汽車、機床等裝備制造業提供優質配套產品;另壹部分是為本鋼、北泰等大型企業提供配套產品。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與本鋼、北鋼的合作,圍繞沈陽經濟區裝備制造、鋼鐵產業上下遊產業鏈,不斷為沈陽經濟區、涼鋼等大企業提供優質配套產品。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率先實現融入沈陽經濟區,實現區域經濟同步發展的目標,成為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