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末,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基本實現了收費自動化、養護機械化、通訊現代化、管理標準化和安全暢通路、經濟效益路、文明服務路、觀光路的“四化四路”目標。1990以來,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在收費系統開展“軍事化管理、規範化服務”,開展“三優壹滿意”活動(即高質量管理、高質量服務、高質量環境讓路人滿意),加強收費隊伍建設,規範文明語言、規範著裝、工作流程,不斷轉變收費隊伍作風。20多年來,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收費模式經歷了人工入口收費、出口驗票和全省聯網自動化收費兩個階段。從1998到2001,自動收費系統率先在沈大高速公路建成,標誌著遼寧省初步實現了收費自動化。2003年,全省自動收費聯網完成,建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自動收費網絡,使收費管理步入了更加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的軌道。自動收費系統以非接觸式ic卡為媒介,實現“壹卡通”,具有通行費統計、交通量調查、品牌查詢、車道錄像、實時監控、實時傳輸等功能。
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正以約15%的速度逐年穩步增長。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1988只有323萬元,2007年為53.7億元。2009年全省高速公路全年通行費收入預計達到70億元,2010年將突破80億元。隨著高速公路裏程的不斷延長和養護管理經驗的積累,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已從最初的人工養護逐漸轉變為以人工養護為輔的機械化養護。目前,部分養護工程已基本實現機械化養護,從道路清掃、修剪、除草逐步發展到路基、路面、橋梁及附屬設施的綜合養護。養護方式開始從管理處獨立養護走向道路市場化養護,養護理念從最初的“被動糾正和應急養護”轉變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20多年來,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不斷完善和規範高速公路養護工作,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引進高效的公路養護設備,縮短公路養護時間,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使用者的影響,確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積極開展預防性養護制度研究,及時處理路面和橋梁病害,通過實施路面中修工程,全面提升高速公路路面和橋梁質量,為路人提供安全暢通的行車環境。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實施綠化工程,突出中央分隔帶、兩翼、邊坡、收費站出入口的綠化美化,努力建設高速公路綠色廊道,同時加強互通區、服務區景點的綠化美化,提升整體景觀效果。
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遼寧省公路養護基本實現了道路運力養護、路面養護、除雪防滑、隧道養護、交通設施養護的機械化。全球機械設備65,438+0,290臺套,主要包括路面修復機械、清掃機械、綠化機械、救援清障機械、道路巡邏車、除雪防滑機械等。建成了裝備科學、手段完備的機械化養護體系,大大增強了全省高速公路的綜合養護能力和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為完成全省高速公路各項養護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建局之初,省內高速公路通信采用單邊帶電臺點對點通信方式;1988年,建成了數字微波通信系統。1996建設的高速公路收費監控系統正式投入運行,實現了收費管理的電視監控。
到2007年底,機電系統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達到國內壹流水平。建設以光纖通信為骨幹,集語音、數據、圖像傳輸業務於壹體的大規模、全功能、高科技的網絡系統。以緊急輔助收費系統、車牌自動識別、移動視頻系統為代表的科技創新陸續投入運行。
向社會開放的96199咨詢投訴服務電話,實現了自動語音播報、人工語音、網站信息發布、服務區觸摸屏實時信息、高速公路可變信息標誌、手機短信發布等服務功能,為路人提供了便捷、及時、準確的出行信息服務。2008年,全球* * *發送短信165629條,發出提示短信197576條,處理調度短信875555條,處理電話查詢685247次,總時長168562分鐘。20多年來,路政管理不斷豐富職能,拓展工作範圍,堅持依法行政,規範執法行為,加強路政管理。從原來單純的維護安全、保護路產,發展到路產保護、路權維護、行政許可、超限處理、應急救援、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方式從簡單被動的巡邏檢查逐漸轉變為在巡邏的基礎上,利用完善的路產檔案數據庫和移動視頻手段,對行政許可和安全管理項目進行重點監管。執法隊伍的知識結構和政治業務素質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達到50%以上,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達到90%以上。路政執法人員從最初的30多人發展到350多人。
全省啟動高速公路救援服務網絡,依托“96199”信息服務平臺,救援服務大力開展。管理處和服務區共有48個救援服務點,配備了240名救援人員。2008年,* * *開展救援3114次,出動救援人員12000人次,提供送油服務937次,拖車服務1145次,更換車輛零部件625個,救援事故407起。多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遼寧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管理體制和方法在實踐和探索中逐漸成熟。服務區內各事業部的經營模式經歷了自主經營、統壹經營、合同經營、責任目標管理、租賃經營、品牌連鎖經營等壹系列變革。
經過多年的發展,實業總公司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了適合我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集中統壹管理模式,建立並不斷完善了以人性化服務、科學化管理、品牌化管理為基礎的管理機制。各服務區的加油站、商場、汽修店由總公司邀請社會招商,通過招投標、統壹連鎖經營等方式確定合作企業。2002年以來,引進了中石油、中石化、大商集團、錦州華聯、吉林中成、沈陽萬事達等知名企業,形成品牌連鎖經營模式。在認真貫徹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的方針,堅持顧客至上、信譽第壹的經營原則的基礎上,實業總公司先後制定了《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服務區質量管理標準》、《千分考核評分標準》等規章制度,並在此基礎上加強了經營服務的綜合考核,及時整改服務、價格、衛生等方面的問題,獎懲分明,有效規範了企業的經營行為和健康。實業總公司在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監督檢查作用的同時,從2005年6月5日至10月,開始聘請社會調查公司定期對服務區管理進行暗訪,要求其定期檢查後及時向總公司提交檢查報告。近年來,社會調查公司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大增強了員工的責任感,有效地促進了服務區的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提高。服務區的顧客滿意率從70%上升到95%以上。目前服務區寬敞平坦,有休閑廣場、雕塑景觀、導向標識。超市購物環境、特色餐飲品種、酒店客房、星級公廁,以及自動售貨機、自動打氣筒、全天候溫水洗滌、24小時免費供應開水等壹系列人性化服務設施,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顧客多樣化的服務需求。通過“園林服務區”和“生態服務區”建設,全省服務區綠化覆蓋率從20年前的不足5%達到27.7%,所有服務區實現了汙染零排放,為高速公路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可觀的經濟效益。
遼寧省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41個,資產11.51億元,比20年前增長了近40倍。年營業收入從最初的10萬元增長到2008年的215萬元,增長了近20倍。員工從2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3400多人,增長了17倍。沈大線總公司及服務區已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堅持不懈地抓好隊伍建設,把思想建設、廉政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納入重要工作日程,開展多種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工作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隊伍素質不斷提高。行業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20年來,* *有8個單位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7個單位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2個單位被交通部授予“交通部先進集體”,5個單位被交通部授予“全國交通行業巾幗文明崗”。2005年,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在未來的發展中,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將努力推進管理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堅持交通部黨組提出的“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管理服務理念,努力建設新型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高效的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完善的應急救援服務系統和規範的公路市場化養護系統,為遼寧經濟振興和廣大人民群眾做出更大的貢獻。
2022年安全疫情防控工作總結1
為有效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輸入,加強街道辦事處疫情防控,街道辦事處采取四項工作措施,全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將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壹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意識。
成立了街道辦事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X街道辦事處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