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深圳樓市新政沖擊波:“創新”白熱化二手房遇冷

深圳樓市新政沖擊波:“創新”白熱化二手房遇冷

根據房協發布的網簽趨勢圖,新政前壹周二手房單日網簽量高達1784套,最低403套,而新政後壹周,最高只有359套,最低55套。網簽量較新政前壹周平均下降79.8%。

新調控政策公布壹個月後,深圳樓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很抱歉通知您,根據華強城市花園(壹期)規則,您的積分未能達到入圍標準,不能參加公證搖號。”

8月7日下午4點半,用了兩個地方誠信報名,仍未能入選認籌名單的夏夢(化名)很無奈。

她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收到短信說我沒有搖號資格,我還是不相信。壹個地方56分,壹個地方62分。沒想到壹個都沒入圍。大家的分數都這麽高嗎?”

華強城市花園是深圳樓市“7·15”新政後首個采用積分規則的新盤,備受外界關註。

7月30日,華強城市花園(壹期)誠信報名,公布積分規則。根據規則,誠信註冊的客戶需要根據房產、戶籍、社保三項指標進行打分,排名前5560才能誠信註冊。

據深圳廣電都市頻道報道,* * * 26000人參與556套房誠意報名。在夏萌看來,在深圳買新房就像買彩票壹樣。除了需要雄厚的資金條件,更重要的是碰運氣。

新房市場的火爆加速了房企的動作。

8月10日,電建地產華南區人士向時代周報表示,其位於光明區的首個項目計劃於6月10開盤。目前已開通外展咨詢中心,提前為項目儲備客戶。

與深圳新房市場的火熱不同,很多地區的二手房市場卻是另壹番模樣。

“樓市新政後,店裏二手房數量低至谷底,幾乎沒有,員工都在推惠州、南沙的房源和商住。”8月8日,寶安區某中介門店經理王璐(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根據房協發布的網簽趨勢圖,新政前壹周二手房單日網簽量高達1784套,最低403套,而新政後壹周,最高只有359套,最低55套。網簽量較新政前壹周平均下降79.8%。

深圳樂友家各門店數據顯示,新政後壹周,二手房和新房數量均環比下跌20-30%。

新房市場持續火爆,二手房市場遇冷,這是新政推出近壹個月以來最真實的情況。

“創新”是熱門

夏夢在深圳從事銷售工作,希望今年先找到壹套小兩居室。

在看房的過程中,她發現樓市的熱度遠超預期。她前前後後看了20多套房子,不斷上漲的房價讓她望而卻步。

預算有限,夏夢打算僥幸拿下新房。6月,她參與了金融街法華榮禦花園(壹期)的審批,最終落選。這壹次,夏夢沒想到,華強城市花園(壹期)連入圍的機會都沒有。

“7月15新政後,我以為很多人失去了購房資格,新盤認購會少很多。沒想到等來了更多的競爭對手。”夏夢有些沮喪地說道。

“政策細則出臺後,很多人壹直沒有買房資格,所以認購的人多了起來,50-60分的人最多。”8月9日,某華強城市花園(壹期)銷售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

無論是華強城市花園(壹期),還是金融街的法華榮域花園(壹期),都是深圳新房市場火爆的壹個縮影。

7月23日,位於光明區廣橋路的秦城達鄭達袁玉娥二期開盤上網。當日成交848套,成本超過70%。

“好於預期,作為新政後開盤的第壹個樓盤,我內部對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8月6日,該項目的銷售經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到目前為止,項目只有部分尾款。

開發商設置的重重門檻也反映了新房市場的火熱。

驗資是目前火熱的打新市場的基本要求。其中,光明中海玉環、南山西裏沈鐵悅山景提出驗資80萬元,位於南山西裏的遠洋天築需要驗資200萬元。

夏萌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除了驗資,看房還需要提前預約。

2017,1,19出臺的限價政策導致二手房和新房價格倒掛,深圳樓市的“創新”現象也由此而來。

華強城上壹次在福永區開盤是在2019年第二季度,當時* * *推出464套房源,備案價格42000-52000元/平方米。目前該區域二手房均價61,000-65000元/平米。

在新房市場火爆的背後,不少房企也在調整在深圳的布局策略。

8月10日,某央企房企投資拓展業務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新房供需偏緊的局面有望在9月份得到改善。部分房企新項目將加快入市步伐,此外,三四季度房企將有更明顯的供應釋放。只要新房如期入市,情況就會有明顯改觀。

“據我所知,很多即將入市的新盤都在加快營銷步伐,提前開放樣板間和展示中心。”該人士表示。

房地產信息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共成交新房16727套。深圳住建局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計劃入市的商品房有69350套,其中50618套,這意味著下半年將有3萬套房屋入市,是上半年供應量的兩倍。

上述電建地產人士也表示,雖然調控政策對深圳新房市場有壹定影響,但仍繼續看好深圳市場。目前公司只有壹個在售項目,公司也希望通過舊改、兼並等形式收購新項目。

二手房槽

對於從事房屋中介的王璐來說,新政後深圳二手樓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冷清”。從去年市場火爆到現在,他的心情就像過山車壹樣。

去年7月,王璐和他的朋友加入了碧海的壹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專門從事二手房業務。

隨著雙11豪宅認定標準的改變,二手房市場的活力被激活,房價的躍升讓王璐受益匪淺。業績最高的月份,其店鋪業績達到654.38+0.2萬元。

趁著市場火爆,今年4月,王璐在寶中區又開了壹家中介店,希望繼續做大。

7月份15政策的出臺讓王璐的心情迅速跌入谷底。

“大約50%的客戶受到影響,失去了購房資格。當地買家算完稅費後,就沒有下文了。杜拉不能退縮,壹些客戶正在等待新的報價。另壹方面,二手房數量確實減少了很多。很多5年以下的房子都被業主主動撤了。”王璐說。

8月10日,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樹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根據新政後兩周的觀察,從中原找房的真誠客戶減少了15%。根據各業務部門反饋,市場出現分化,投訴屬性高的區域和豪宅影響較大,二手房銷售難度加大。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為13407套,環比上漲26.6%。成交面積1148000平方米,環比上漲26.7%。

7月份轉讓交易筆數創2065438+2006年4月以來新高。

其中,7月份過戶的房源中,約有9成是6月份(含6月份)之前簽約的房源。

新政推出後的三周,王璐兩家門店的營業額不足10。

“主要成交都在750萬元以內,超過654.38+00萬元且前期報價略有下調的。業主誠意出售的議價為3%-5%。關鍵是現在客戶買房意願不大,大部分都說需要再看看。”他說。

業績下滑讓王璐擔心每月高昂的固定支出。

“壹個月的店面租金加上員工開支,至少需要50萬元的業績才能維持運營。現在市場調整,我的判斷錯了。目前想轉讓壹家店或者找人入股,但是新店壹個月租金3萬多,嚇到很多人。”王璐說。

這不僅僅是王璐的困境。

“寶安有很多大公司賣的二手房,店比房多。我的壹些同齡人已經回到了家鄉,他們中的壹些人打算去旅行。”8月9日,寶安區壹家中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在路工作的林誌(化名)也受到了新政的影響。2017左右開始從事深圳的購房咨詢服務工作。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月均業務咨詢量在30單以上。新政以來,只接了5單,其中4單已經退款。

對於下壹步,王璐表示,寶安光明的新盤基本不交給中介代理,公司業務現在轉移到深圳的公寓市場和林深、惠州市場。

“最新消息,惠州很可能要限購。雖然官方文件還沒有發布,但是這個消息是很有可能的。”8月10,王璐在買家群裏發布了這條消息,呼籲其他買家抓緊下單。

鄭樹倫表示,新政在規範住宅市場的同時,反過來也創造了商業公寓的業績,不限購條件在新政後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鄭樹倫也認為,商業物業因為不限購和長期高租金收益,成為調控政策後受益的物業類型。此外,相當比例的客戶被取消了購房資格,林深區域市場也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