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劉仲淹唐以姚立為李碧雲素梅。
王銀巧(點擊查看個人照片),男,1931出生,河北灤縣人,1953南開大學經濟系畢業,教授,碩士生導師,市級勞動模範,優秀教師。曾任中國投資學院第壹、第二任院長;目前,他是中國人才研究會金融人才專業委員會委員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他撰寫了許多科研論文、教材和參考書。其中,主編的優秀教材《工商信貸教學案例》和與他人合作的《工商信貸》被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推薦為全國高校金融專業教材。《金融業務手冊》、《論中短期設備貸款管理》、《簡明金融詞典》、《發展天津金融市場的思考》等著作和工具書獲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研究成果二、三等獎。受邀參加《中國金融詞典》主編、《商業銀行》主編。該書經中宣部批準,列入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九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計劃。同時還承擔了“面向21世紀的金融課程體系改革研究”課題,1992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王愛建(點擊查看個人照片),女,1954 165438+10月出生,祖籍山東煙臺,教授,博士。現任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系主任、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民建天津市委員會副主席,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工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國家社科、國家自然科學同行評議專家,21世紀高校金融系列教材編委。 天津市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高校職稱評審委員會經濟學科組成員,中國金融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天津財經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金融學科帶頭人,天津市渤海經濟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天津市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多年來從事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的教學和研究,對國際貨幣與匯率、金融創新、虛擬經濟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居全國領先地位,在全國具有壹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10余部,承擔國家、省、市級項目10余項,獲獎十余項。承擔的主要項目:“中國金融創新與虛擬經濟發展研究”(01BJL009)中國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虛擬經濟合理規模及風險預警研究”(70373061)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九五“國際金融形勢與匯率機制研究”;“通貨膨脹與經濟發展路徑的選擇”是天津市九五期間重點社科項目;“歐元運行趨勢及其匯率風險研究”天津市社科研究項目。代表作:《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6);金融創新工具交易(天津大學出版社,1997);《匯率概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97);《歐元發展趨勢與中國》(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年);體制改革與經濟杠桿(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信用理論與信用風險防範》(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金融創新與虛擬經濟》(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系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20世紀國際金融理論研究:進展與回顧》(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中國社區銀行發展模式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年)。主要獲獎情況:《論市場經濟》論文獲1994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專著《匯率概論》1998獲安子傑國際貿易研究專著三等獎;專著《金融創新工具交易》1998獲優秀金融成果二等獎;論文《中國居民儲蓄增長效應分析》獲1998中國金融學會第四屆優秀論文三等獎;專著《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1999獲天津市社會科學第七屆優秀作品二等獎;論文《歐元發展趨勢與中國》獲天津金融學院優秀科研成果壹等獎2001998-1999。論文《發展中國家匯率制度的選擇》獲2006年《華北財經》雜誌優秀論文壹等獎1999-2000。2002年論文《天津市中國銀行完成2002年消費信貸任務的對策建議總報告》獲全國優秀論文評比三等獎;論文《努力在十五期間建設中國北方金融中心》獲2002年天津市第七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專著《歐元發展趨勢與中國》獲2002年天津市社會科學第八屆優秀作品三等獎;2002年論文《努力在十五期間建成華北金融中心》獲民建天津市委員會優秀研究成果壹等獎;論文《中國金融創新與虛擬經濟發展研究》獲2004年第九屆天津市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專著《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研究》獲2006年天津市第十屆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張偉(點擊查看個人照片),男,出生於1958。1982年春、1985年春、1988年秋分別獲得天津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工程學士學位、系統工程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工作,1990、1993分別晉升副教授、教授,1996聘為博士生導師。1994—1995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助理研究員,1998—2000任美國西裏爾理工大學拉裏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歷任天津大學系統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管理學院MBA中心主任、副主任,天津財經大學副校長。1997被教育部授予“跨世紀優秀人才”稱號,1999被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現任天津財經大學金融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工程和創業管理。招收了全國首批金融工程方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是國內最早從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學者之壹。迄今為止,他主持了7個國家級項目和多個省部級項目,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金融風險分析與防控”。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1992)、天津市青年科技獎(1992)、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2)。主要教授管理學研究前沿、金融量化分析、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企業家管理等博士、碩士課程。主要社會學術兼職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八、九屆評審組成員,教育部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金融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天津市管理學會副理事長等。,並擔任《中國管理科學報》、《南開商業評論》、《管理評論》等編委、編審主任。
張遠平(點擊查看個人照片),女,1955出生於天津,1981考入天津財經大學,1985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1988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98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92和2000年赴日本國際交流基金中心深造。現任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市數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無形資產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投融資、金融衍生品、國際投資等。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投資理論與實踐、金融衍生品和投資方面的課程。在各種刊物上發表論文50篇,主編和編著書籍65,438+00本,內容包括《風險投資的運行機制與模式》、《國際技術貿易的理論與實踐》等。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其中《北方技術交易市場運行機制研究》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成果轉化計量分析》獲天津市優秀研究成果。1999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張遠平(點擊查看個人照片)
高正平(點擊查看個人照片),男,6月1954+065438+10月出生,河北馮潤人,博士,教授。現任天津財經大學副校長、CICC(中國金融人才委員會)常務理事、《21世紀高等學校金融系列教材》編委、天津市創業投資促進會專家組成員、天津市經濟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金融教學和科研工作。1997至今,完成專著3部,撰寫論文20余篇,參與省部級項目多項。大多數科技成果都是與中國經濟改革的實際相結合的。其中代表作主要有《證券公司風險規避與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政府在風險投資中的作用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完善我國投融資體制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財經,1997)、《銀債對城市公募債券的理性思考》等。2001)、資本證券化及在中國實現方式的選擇(NPC復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01)、濱海銀行設立方案可行性研究(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2002)等。目前從事《中小企業融資新論》(中國金融出版社,預計2004年初出版)、《天津市中小企業融資橫向課題研究》(天津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預計2003年底完成)。
劉忠言(點擊查看個人照片),女,6月出生,1953,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從事金融學教學與研究21年,現主講金融學專業基礎理論課《貨幣銀行學》;專業課《商業銀行管理》;學院的核心課程是“金融學”。曾講授《金融營銷》、《證券理論與實務》。近五年在《國際金融研究》、《金融論壇》、《中國金融》、《天津社會科學》、《金融理論與實務》、《現代財經》等重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5篇。主編:《商業銀行管理學》、《現代商業銀行管理教程》、《現代股票經濟通論》和《儲蓄與投資》。參與了六本書。其中兩篇論文被人大全文轉載,兩部專著和壹篇論文獲“天津市財政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主持了“天津市社會科學十五計劃項目”。完成天津市社會聯合會“資本市場發展”研究項目。
孟(點擊查看個人照片),男,1966年3月出生,漢族,黨員,經濟學博士,金融系教授,現任天津財經大學教務處主任。1999訪問英國保誠保險集團,2002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英國倫敦城市大學保險與精算系進行為期半年的訪問學習。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風險管理、保險和精算。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專著和譯著5部。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5項,獲得科研獎勵4項,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宣讀論文,2000年獲得“天津市優秀青年人才獎”。目前負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保險經營風險評估與保險監管體系研究”和中國人民大學安保統計與精算研究中心項目“實用模型及其在中國車險中的應用”。代表作有:《實用非壽險精算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利息理論與應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壹個有獎-無獎汽車保險系統中個體過度分散的核算》(The ASTIN Bulletin,第29卷,第2期,1999,327-337頁)。
孫森(點擊查看個人照片),男,出生於1949,祖籍廣東省中山市,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1969年去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插隊;1974年進入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學習,1977年大學畢業。1985年考入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攻讀碩士學位,1988年碩士畢業。他於1996年晉升為教授。現任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黨支部書記,兼任中國財務會計學會理事、天津市農村金融學會理事,曾任天津市金融學會副會長。講授貨幣銀行學、貨幣經濟學、金融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電子銀行學、銀行會計學、銀行外匯會計等課程。目前主要教授貨幣銀行學、貨幣經濟學、金融學、電子銀行學、銀行外匯會計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運行與央行貨幣政策、貨幣市場、銀行電子化。九五期間主持完成天津市兩項社科基金規劃項目(關於發展消費信貸的建議;規範我國票據市場發展的研究),天津市教委社科項目;獨立主編、合著、合編各類著作8部;在《國際金融研究》等國內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4篇被NPC報刊轉載。曾獲天津市優秀教學成果壹等獎、三等獎,天津市優秀金融研究成果三等獎。
唐壹進(點擊查看個人照片)教授1982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2至今,壹直在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任教。1986—1999就讀於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1995獲得瑞士巴塞爾國家獎學金,在巴塞爾大學經濟系做訪問學者1年。1998—1999獲得EU-中國高等教育合作獎學金,在魯汶大學轉型經濟研究所做了6個月的高級訪問學者。講座:國際金融、國際金融市場、國際經濟學。主持教育部項目2項,天津市教委1項目,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王淑敏(點擊查看個人照片)女教授,1944,河北武義縣人。黨員1969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畢業。她在高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30余年,現任金融系貨幣銀行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王淑敏教授多年來致力於中國金融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廣泛涉獵國內外金融信托和租賃領域。他是國內較早從事信托租賃研究的專家之壹。主要講授的課程有:貨幣銀行學、金融學、金融信托與租賃、證券理論與實務、西方貨幣信用理論研究。王淑敏教授對科學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撰寫出版著作主要有:《金融信托與租賃》主編的《金融深化與創新專著》(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中國金融出版社投資運營與管理》(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農業銀行經營管理若幹問題探討》(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天津市社科重點科研課題“金融深化與創新研究”和天津市教委科研課題“金融市場融資”承擔的科研項目。兩項科研成果得到了專家組的高度評價和社會相關部門的好評。發表論文數十篇。有很多獎項。
姚力(點擊查看個人照片),1960出生,漢族,1978考入天津財經大學,1982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1985進入南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1988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現為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碩士生導師。講授的課程有:國際金融(全校列名)、國際金融(雙語)、國際結算和金融理論專題講座。
安和祥(點擊查看個人照片)男,1943出生,河北晉州人,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經濟學專業畢業,教授,金融系投資教研室主任,中國宏觀經濟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任碧雲(點擊查看個人照片),女,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黨員,中國制片人黨,山西榆社人,1962。1979年9月考入山西大學經濟系,1983年8月畢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留校任教。期間在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和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學習。1988-1989在廈門大學金融系研究生班學習。1997年6月轉入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與此同時,他攻讀了金融學碩士學位。6月1999參加國務院學位辦組織的英語、經濟學綜合科目考試,順利通過,9月1999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後於2002年9月考入中央財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專業為金融宏觀調控。從教20年,主要課程有:貨幣銀行學、財政學、金融學、證券投資學、金融營銷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教授的課程得到專家和同行的認可,受到學生的好評。此外,她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1994被聘為中國工商銀行山西省分行客座教授;2000年被中國工商銀行長春金融學院聘為客座教授。2001被聘為中國農業銀行天津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1999至今,為工商銀行資金部、零售金融部、學院部、工會、雲南省分行、遼寧省分行、天津市分行做學術報告多次。他還為中國交通銀行天津分行、天津商業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天津分行舉辦學術講座。
李素梅(點擊查看個人照片),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天津財經大學金融與保險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
從事金融教學和科研10多年,美國、加拿大高級訪問學者,
獲得FSI(金融服務業)金融服務業資質認證。
主要研究領域:產業投資基金研究;中美投資基金的比較研究。
金融投資管理公司金融
聯系人:E-mail:sammyli28@hotmail.com。
主要代表作品
壹.專著
[1]金融市場與證券投資,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2]《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綜合績效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8。
二。教學材料
[1]金融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6月。
[2]《證券投資教程》合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438+0
[3]《貨幣與銀行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4。
[4]《歐元與中國的發展趨勢》,中國金融出版社編輯,2000.6438+0。
三。主要學術論文
[1]“美國貨幣市場凈現金流入分析及其啟示”
發表於中美商業評論。
第7卷第3期,2008年3月
[2]“美國養老保險基金與* * *同基金關聯效應分析及啟示”
現代財經,2008年3月
[3]“中美共同基金持有人策略的比較分析及其啟示”,提交主題為“第三屆亞洲電子商務國際論壇”的國際研討會並做主旨發言,2007年2月。
[4]“美國共同基金的分析及其啟示”
提交給在希臘舉行的主題為“航運、貿易和運輸部”的國際研討會的論文被選中,2007年7月。
[5]《美國基金業發展分析及對亞洲的啟示》
提交給國際研討會,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6]《美國股票型基金投資組合轉化率的分析與借鑒》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6月。
[7]“美國共同基金產業結構的歷史分析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銀行家》,2005年5月。
[8]《天津發展民間投資的可行性分析》
現代金融和經濟學,2005年3月
[9]《國債貨幣效應的初步研究》
現代財經,2003+0438+0。
[10]“中國內生和外生信用缺失分析”
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5月。
[11]“中國貨幣政策與就業政策有效銜接的途徑”
現代財經,2001.3
[12]《論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浙江財經,2000年9月。
[13]“借鑒國際經驗,發展中小企業”
宏觀經濟管理,2000年9月。
[14]“通貨緊縮的內生和外生原因分析”
金融市場,2000年4月。
[15]“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與貨幣政策效應的思考”
內蒙古金融研究,2000年4月。
[16]“中國就業問題的宏觀經濟思考”,
出席“留美經濟學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並做主旨發言。
部分觀點載於《經濟學趨勢》1998.7。
4.完成科研項目
[1]“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操作系統的設計與編制”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橫向委托科研項目。
項目負責人之壹,完成並通過鑒定,2007.438+0438+0。
[2]《資本流動與民間投資發展》,天津市“十五”投資項目。
項目負責人,完成並評估,2005.6438+00。
[3]《天津市增加民間投資的有效策略研究》,天津市“十五”社科規劃項目。
項目負責人,完成並通過鑒定,2004.6438+05438+0。
[4]“股票價格波動與宏觀經濟因素相關性的分析與研究”
天津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項目
項目負責人已完成並通過鑒定,項目已被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到良好效果。2003.11
[5]《宏觀經濟運行與金融宏觀調控研究》
天津市“九五”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
項目負責人,2000年6月完成並通過市級鑒定。
張遠平和孫森選擇了金融工程。天財在天津不錯。文科僅次於南開。金融業大部分被天財壟斷。就業不是問題。但是現在金融風暴...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