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安迪和奇點:虛假親密的悲傷

安迪和奇點:虛假親密的悲傷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安迪和奇點相遇是有原因的。在壹段不確定的關系之前,內心有抵觸是很正常的,但是當關系真正發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關系永遠發展不起來。這個時候,也許是時候檢查壹下我們對彼此的“心跳”是不是壹種“投射認同”了。投射認同是精神分析中壹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應用於情感關系。簡單解釋就是把自己心中理想化的幻想拋給對方,對方對這個想象出來的形象表示肯定和認同,在這段關系中扮演這個讓妳滿意的角色。

糟糕的投射認同很容易讓雙方沈浸在壹種“偽親密關系”中。

把這種現象帶入到劇情中兩個人的關系中,就可以看出為什麽這段關系總是陷入壹種莫名其妙的糾結中。

第壹個投影:相似的人可以談戀愛。

奇點用壹個縱橫字謎開始了Joandi。不管奇點是故意的還是隨機的,它都是壹個錯誤。這個遊戲是她在孤兒院長大時最喜歡的,所以這種方式讓安迪感覺更親切。壹個誤會開始了,誤會這個世界上怎麽還有另壹個和自己如此相似的自己。

相似的自我可能來自於相似的童年經歷,所以當安迪壹開始將自己的童年暴露在奇點之下時,他就下意識地考慮到了這壹點。安迪的童年很孤獨,因為天賦異稟的人被視為異類,不得不靠這個來驅散沒有小夥伴的孤獨。

奇點玩填字遊戲不是因為它和安迪有相同的經歷,而是因為它是男人對女人追求的浪漫套路,也是考驗安迪的智商是否和自己在壹個頻道。他覺得如果安迪是壹個和他智商匹配的人,壹些常規的追求方式肯定打動不了她,但這些只是奇點的看法。奇點用自己的優勢掩蓋內心的自卑。我覺得沒有這些優勢,有些類型的女性是無法被外界條件和他人打動的,只有和自己相似的人才能理解自己。這是自卑和自戀的壹個起點。作為壹個引導者,奇點把安迪帶入了類似的自戀,因為安迪確實有這個優勢,雖然這個優勢不是她唯壹的優勢。他們在這裏達到* * *知識後,都沈浸在自戀的幻想中。

第二個投影:病人需要被愛。

安迪赤裸裸地暴露了自己孤兒的身世後,奇點其實是震驚了。但是,奇點不知道,安迪之所以這樣暴露自己,其實是為了打消奇點的戒心。安迪從奇點第壹次隱藏他的名字時就這樣做了。她告訴奇點,她的網名和真名都是安迪,奇點並沒有意識到,但她感覺安迪對自己有戒心。這個時候繼續浪漫的套路似乎有點不雅,所以奇點覺得自己拼不出智商。他表現出了自以為是的情商。奇點還在為這段感情努力,只是忘了如何去愛。顯然,安迪的童年並不單壹。真的很難感同身受,但奇點堅持這種“認同”。安迪說他可能“有病”,奇點的明顯回答是“妳很正常,也很聰明。”在行為上,他成了安迪的醫生,指導安迪如何像“正常人”壹樣戀愛。當我接吻的時候,我必須告訴妳我現在想做什麽。該死的,做妳想做的。需要解釋野生人類的原始需求嗎?奇點多次搶占醫生的角色,拼命追著安迪到“病態”的源頭(沒有問安迪是否要拋棄她的父親,就主動安排和他見面,還以為是個驚喜)。如果安迪想維持這段關系,他只能扮演病人。安迪累了好幾次,那些肢體的排斥,其實就是對“病人”這個角色的排斥。可惜奇點在角色認同上越陷越深。

第三個投影:我可以毫不示弱的愛妳。

在奇點眼裏,安迪就是壹張白紙,他自己的閱歷壹定遠在她之上。為了愛她,他不僅要扮演她的“醫生”,還要扮演她人性的“顧問”。最重要的是培養她有和自己壹樣的面對殘酷現實的能力。但是奇點忘記了自己並不完美,他會受到傷害。影片中有壹個小細節是安迪在孤兒院的時候問奇點:他的行為是否也傷害了奇點,但是奇點什麽都沒表現出來,雖然奇點想甩開安迪,但是他卸不下防備。安迪根本沒有機會,只能再次被動配合。

奇點是壹種習慣,在人多的時候幫安迪分析分析身邊的每個人。每當有人試圖打破安迪的習慣性防禦,奇點就站在她面前。壹切都被保護得很好,安迪也像奇點的女兒壹樣被削弱了,所以安迪稱奇點為“偶像”,這讓安迪在這段感情關系中更加被動,失去了活力。奇點慢慢承擔了安迪本該自己經歷和成長的經歷,培養了安迪的不負責任。奇點經常強調自己是負擔得起的,對安迪是無限寬容的,慢慢積累了潛意識裏的痛苦和不滿。

這種無意識的積壓最終會爆發。雖然現在的劇情還沒到那個爆發點,但離那個點也不遠了。

在親密關系中,沒有人是完美的。

人無完人,無論安迪還是奇點,真正的需求和不滿的交換才是關系的良性循環。安迪身邊不需要另壹個老譚,是彼此交流的知己,而不是彼此融合的夥伴。

投射同壹性雖然會造成誤判,但如果及時發現,還是可以修正關系的。這包括及時意識到這個人沒有妳想象的那麽美好,妳不愛這個人,或者這個人其實沒那麽討厭。在後面的劇情中,妳會看到那個傲慢自大的包經理。安迪壹開始對他有“投射認同”,這個“認同”也有偏差,但後來很清楚這個人沒那麽壞,就在壹起了。

奇點的失敗在於,他壹直在黑暗中掙紮,終於遇到了在黑暗中的安迪,渴望抱團取暖,卻忘了先點亮壹盞燈仔細看安迪的表情。如果安迪真的因為心理問題想向他求助,前提是安迪願意,即便如此,也只能請專業的咨詢師來解決安迪的心理問題,而不是不知深淺的赤膊上陣,最終被自己在黑暗中激發反彈,損失慘重。

很多時候,我們對壹個人的愛和在乎,並不是因為對方或者自己有多完美,而是因為脆弱的內心對* * *和關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