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批上證科創100 ETF上市不到兩個月,第二批上證科創100 ETF又有了進展。
65438+10月24日,華夏科創100ETF、華泰白銳科創100ETF、易方達科創100ETF正式獲批。首批4只科創板100ETF自上市以來備受青睞,近壹個月規模增長近16%。
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100ETF不僅滿足了投資者對中端市場寬基投資的需求,也是對原有科創板ETF的補充,進壹步完善了其寬基產品矩陣。頭部ETF經理團的入駐也反映了基金公司對指數投資價值的看好。
多位受訪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中國科技行業正在進入新壹輪創新周期,將產生壹系列投資機會,看好科技創新板的長期發展空間。
科創100ETF第二批獲批很快。
10月24日,10,華夏、易方達、華泰白銳的科技創新100ETF正式獲批,距離上報剛好壹個月。據了解,這是繼9月5日首批4只科創板100ETF上市後,第二批科創100指數產品。
自2019開市以來,科技創新板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目前上市公司562家,總市值超過6萬億元。市場對科技創新板的投資需求與日俱增。
據悉,科創100指數包含100只市值中等、流動性好的優質標的,成份股平均市值在中證500-中證1000之間。中小盤股票市值特征明顯,與科創50明顯不同。
從行業分布來看,科創板100指數均衡覆蓋了醫藥生物(30.6%)、電力設備(19.7%)、電子(18.6%)等科技核心板塊,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重合。同時,與科技創新板相比,成份股在R&D投資和營收增長方面具有較強優勢,進壹步凸顯了強調R&D、高成長性和高彈性的“硬科技”背景。
“隨著科技創新板市場的快速擴張,科技50指數對其整體表現的代表性開始下降。目前自由流通市值覆蓋率僅為40.72%。因此,科技創新100指數的發布恰逢其時。通過25.21%的自由流通市值覆蓋率,在壹定程度上彌補了科技創新50指數留下的空白,豐富了科技創新板市場的指數結構體系。”華泰白銳基金表示。
談及科創100指數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華泰白銳表示,今年以來,科創100指數成份股的關註度有了明顯提升。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在市場調整的壓力下,北向資金加速配置100指數成份股。同時,目前公募基金對科技創新100指數成份股處於低配置位置,未來科技創新100指數有望獲得可觀的增量資金支持。
首批100ETF規模增長迅速。
從首批4只科創板100 ETF募集上市以來的表現來看,科創板100 ETF備受市場青睞。
從募集規模來看,首批4只科技100ETF“吸金”近70億元。其中,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的發行規模為2661億元,募資規模最大;國泰、銀華、鵬華基金的發行規模分別為6543.8+0.492億元、6543.8+0.358億元、6543.8+0.44億元,在今年以來相對低迷的基金發行市場中表現突出。
9月15日,國泰基金、博時基金、銀華基金、鵬華基金旗下首批4只上證科創100ETF正式上市。從首日表現來看,整體成交活躍,共成交18億元。
截至10月24日10,距離首批4只100ETF上市已有壹個多月。從規模變化來看,首批4只100ETF最新規模合計80.33億元,較募集規模增長近16%。
此外,科創100ETF的布局也在不斷完善。10 10月16日,科創100ETF正式納入融資融券標的,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交易資金湧入,進壹步提升場內的活躍度和流動性。同時,近日,4只科技創新100ETF聯接基金也正式獲批。場外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銀行、三方銷售等渠道購買,以“基”布局高科技產業。
“近兩年,受內外因素影響,a股持續承壓,科技板塊處於調整前列。調整時間和調整幅度已經足夠,估值壓力已經充分釋放。隨著電子行業周期性需求回升,醫藥行業企穩回升,科創板盈利有望逐步回升。前期承壓較重的科創50、科創100指數,抗跌性較大。”華夏基金表示。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大衛·摩西(David moses)表示,科創板是高科技企業集中的地方,堪稱硬科技的“主戰場”。科創100指數ETF於今年9月正式上市,並於日前正式納入兩個理財標的。目前是同類產品中規模最大的ETF產品,流動性領先。
科技創新板未來投資機會看好。
統計顯示,截至6月24日10,全市場科技創新板相關指數產品規模已超過1800億元。
今年以來,市場不斷調整,資金通過ETF布局科創板熱情高漲。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10,今年以來跟蹤科技指數的ETF整體份額增長1048億份,其中跟蹤科技50指數的ETF份額增長超760億份。這或許也是被譽為“科技創新板第二大寬基”的科創100指數相關產品備受關註的原因之壹。
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表示,在科技自主高水平加速發展的背景下,聚集“硬科技”企業的科技創新板蘊含著豐富的投資機會,持續受到資金青睞。
華夏基金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方向正逐步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隨著人口、城鎮化等傳統紅利逐漸減弱,科技創新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面對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科技創新領域的國內替代是大勢所趨,新興科技產業必將成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華泰白銳基金表示,經過三年的回調,科技創新板仍處於低位。回顧過去,新壹輪國內經濟刺激政策蓄勢待發。在傳統產業動能不足的情況下,科技創新板映射的新興產業可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另壹方面,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產業正逐漸從想象驅動估值階段走向應用階段,有望有效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而在這壹發展路徑中,科技創新板可能成為關鍵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