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島線壹直是地鐵工程中港島線的壹部分。早在1960年代,港英政府就委派費爾曼、福克斯、威爾伯·史密斯等人來研究香港交通的未來發展。1967年9月,提出香港要建設地下大眾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地下鐵路系統),包括香港島線的雛形。除了現有的上環街市至柴灣,港島線的車站還包括三個車站:西營盤、曲笛和堅尼地城。
更多的線形建議公布在1970《公共交通規劃總報告》中。當時,堅尼地城至北角的路段壹直包括在第五期工程內,而北角至柴灣碼頭的路段則包括在工程的後期。在1976中,顧問公司還發表了《香港整體運輸研究》,其中實施了港島線的可行建造方法,主要是先建造堅尼地城至北角段,並考慮以港島線取代香港電車,作為港島的主要交通工具。但直到1980,港府才正式批準分階段興建港島線上環街市至柴灣段,但堅尼地城至上環街市段因港鐵虧損嚴重及人口老化而延期。
港島線修建前後,MTRC負債累累,只好先暫停新支線工程,進行新支線工程,直到還清債務。有鑒於此,港府利用“地役權”預留了沿線車站出入口。如西營盤站位於東方街與查特蘭街之間的德輔道西地下,現有的香港健康醫療中心、逸周國際廣場均有預留位置;曲笛站位於德輔道西地下,介乎嘉安街與山道,並在創業廣場及太古廣場預留位置。堅尼地城站,該站位於卑路乍街與斯美菲路交界。但預留位置已空置多年,引發各界諸多猜測,地質、客流量、有鬼、停工等。
港鐵公司以上環站以西路段載客量不足、技術困難為由,沒有啟動港島線西段工程。但根據香港西港島線焦點小組的研究,當時西區比東區繁華得多,花崗巖地質西起石塘咀,東至西灣河。因此,興建港島線西段應該不會缺乏乘客和技術問題。
1990s(港島線的壹部分)
根據港府運輸科公布的鐵路發展咨詢文件1993,建議長遠來說,港島線可由上環站延伸至青洲填海區,經曲笛站及堅尼地城站,與西部外走廊(青洲至屯門)連接。不過,政府表示這條鐵路的興建將視乎青洲填海工程的發展而定。
2000年代初(獨立路線)
2000年5月,政府運輸局(現稱運輸及房屋局)公布《鐵路發展策略2000》,將西港島線和北港島線納入港島線的延線。由於青洲填海工程無限期擱置,西港島線計劃復線以堅尼地城至上環為基礎。除了寶翠花園站(前曲笛站)和西營盤站之外,當時還提出在兩站之間增設德輔道站,但後來取消了。
在2002年,港島線延線的研究包括了西港島線和南港島線。
2003年,地鐵建議西港島線延伸至黃竹坑站,南港島線(現稱南港島線東)與黃竹坑站交匯。方案A和方案B都建議在上環站設置換乘站,與西港島線的終點站銜接,也就是說西港島線將采用中運量系統運行西區的3個計劃站。關註團體對此表示不滿,批評西港島線工程被“縮水”。
2004年2月,中期審查略微修改了其早先的提議。原來由西營盤至上環的路段改為港島線的延線,其余由西營盤至黃竹坑的路段則繼續使用,但仍未能平息關註團體的不滿。
2004年5月28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通過議案,建議政府暫時擱置計劃中的西港島線和南港島線。
2005年
2005年2月,MTRC在考慮了立法會議員和公眾對西港島線建議的意見後,完成了分期建設的可行性研究,並將有關的分期建設方案提交政府考慮。2005年6月30日,政府批準港鐵興建西港島線,西港島線從現有港島線的環線站向西延伸,途經西營盤和香港大學,終點為堅尼地城。
2005年至2006年初,MTRC就西港島線初步設計進行了第壹階段公眾咨詢;第二階段在2006年年初至年中進行,就西港島線的修訂方案諮詢公眾。MTRC預計西港島線最快將於2014竣工通車。
西港島線三個車站的位置與1970的車站位置不同:西營盤站:位於西營盤正街/高街交界至二街/東邊街交界的地下,為島式站臺設計,設有四個出口(德輔道西、西湖巷遊樂場、正街熟食中心、戴林芝康復中心)。最新的提案將要求拆除西湖的壹些老建築,如主街熟食中心和戴林芝康復中心。香港大學站:位於山道以南附近地下,為壹層島式站臺設計。站臺設計已考慮到線路西段的施工時間尚不明確。因此,在2006年8月MTRC發布的修訂方案中,不再考慮為南港島線西段預留跨站臺換乘列車的位置的設計。共有五個出口(皇後大道西、山道、香港大學、薄扶林道及卑路乍街)。皇後大道西/曲笛街交界的公廁將會拆卸,以興建車站出入口。應該不能使用原來預留的車站入口;堅尼地城站:位於堅尼地城遊泳池下。原計劃是利用考克斯街遊樂場的地下,但為了保護石墻樹而改變了場地,遊泳池將在另壹個地方重建。車站為側站臺設計,有五個出口(山師街(上)、山師街(下)、石山街、士美非路及覺士街)。遊泳池搬遷後,將有可能發展上層建築。斜體表示相關出口將由高速電梯連接。
與方案1970相比,路線也有所南移。MTRC聲稱其目的是減少工程對該區居民造成的滋擾,但據推測,實際原因是MTRC希望同時為半山居民服務。
2006年
根據MTRC於2006年8月30日提交的最終決定,與2005年方案相比,要點如下:不在原堅尼地城遊泳池發展堅尼地城站上蓋,建議在嘉惠路警察宿舍發展物業賽潘英站增設七嶺裏出口,取消港大站山石街出口。香港大學站預留出入口位置改為島式站臺設計,2008年南港島線西段不再預留跨站臺換乘安排。
根據港鐵公司2008年6月5438+10月提交的西港島線環評報告最終版本,西營盤站將設6個車站出入口(A1、A2、B1、B2、B3、C),港大站設5個車站出入口(A、B1、B2、C655)。b、C)及設有公共交通交匯處的堅尼地城站掉頭隧道終點位於堅尼地城警察宿舍A座西南面。臨時地下炸藥庫將於2009年位於摩星嶺附近的域多利道。
2009年3月,政府根據《鐵路條例》正式批準西港島線方案。同年5月26日,行政會議批準了西港島線工程的撥款安排。
執行委員會批準財務安排
2007年10月23日65438+行政會議通過西港島線的財務安排,並批準港鐵公司以擁有權融資方式建造、擁有及營運西港島線。
兩條鐵路合並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2009年8月10日開工建設,預計不晚於2014日竣工投入運營。西港島線的造價約為6543.8+054億港元,其中6543.8+027億港元將由政府補貼。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已批準撥款興建西港島線工程。
2009年7月3日,政府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6543.8+022.5億元,支持興建港鐵西港島線,財務委員會最終批準撥款。西港島線於2009年8月10日動工。
2014
2月28日2014,14西港島線部分通車。
2015
賽潘英站於3月29日開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