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電子商務專業怎麽樣?

電子商務專業怎麽樣?

電子商務到目前為止有沒有發展前景?如果有,其發展前景如何?當前,世界經濟正開始新壹輪增長,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以信息技術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方興未艾。雖然對電子經濟、網絡經濟、信息經濟、知識經濟等新經濟的提法還沒有統壹的意見,但各界壹致認為,近期的重點是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新經濟。

首先,全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

電子商務給傳統商務活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其突出標誌是增加了貿易機會,降低了貿易成本,簡化了貿易流程,提高了貿易效率。電子商務極大地改變了商業模式。它導致了經濟結構的變化。在發達國家,電子商務的發展空前繁榮,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已經成為壹種趨勢。

美國憑借其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優勢,全力推動全球電子商務。1997年7月,美國政府正式公布了《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電子商務熱潮。從65438到0998,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1020億美元。預計2003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1.3萬億美元,約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4,2005年將達到2-3萬億美元。

電子商務的發展在美國和西歐受到了極大的重視。美國商務部認為,電子商務將是21世紀經濟增長的唯壹動力。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始於20世紀80年代,達到1995。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商業模式逐漸讓位於虛擬的在線電子商務模式。目前,美國已經占到全球互聯網貿易的85%。電子商務已成為美國信息技術行業領先公司中的主要模式;在整個信息技術行業,它已經成為主流方式;在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中,它已經成為主導方式。根據美國全國零售商協會(NRF)、ForesReaserCh和Greenfield Online聯合進行的調查,2000年7月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為40億美元,2000年6月至2000年7月美國電子商務累計銷售額為228.68億美元。此外,美國政府還規定,自2002年起,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將不再使用傳統的文本交換,而是使用電子貿易數據。從1999開始,電子電器、汽車、鋼鐵等行業巨頭紛紛公布網上采購計劃。

英國政府決心在21世紀發展最先進的電子商務,將使用電子商務的家庭比例提高到西方七國之首。為此,英國內閣任命了電子商務大臣,負責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實施。1999年,英國在互聯網上花費了20億英鎊,政府鼓勵人們學會上網。到2002年,中央政府的所有采購機會都將以電子形式發布和接收,企業必須上網與政府做生意。為此,2000年春,英國建成了由100個地方咨詢中心組成的全國網絡,幫助企業上網。在預算中,引入了新的資本投資補貼,以便小企業可以立即註銷電子商務設備的總投資成本。據估計,最遲在2005年,英國所有的政府服務都將上網。總的來說,英國正在努力追趕其他先進國家,成為歐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日本在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方面比較落後,但為了趕上形勢,也采取了新的措施。日本內閣成立了電子商務促進協會,政府開放了電信業和金融業,使互聯網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國際貿易和工業部投資了近6543.8億美元來支持電子商務的技術發展和實驗。日本民間在發展電子商務時,註重電子商務與日本現有條件的結合。電子商務為日本經濟調整帶來了良機。

加拿大總理1998頒布的《加拿大電子商務戰略》提出了2000年加拿大將進入電子商務先進國家行列的目標。

這些都體現了發達國家通過電子商務搶占全球市場制高點的戰略目標。目前,美國大多數領先的電子商務公司都看好亞洲和中國,正在調整亞洲的人員和資源,為即將到來的電子商務發展高潮做準備。

電子商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壹個重要的機會。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在前兩次工業革命中失去了與世界同步的大好機會。然而,在新經濟的競爭中,中國正在努力與世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

1994中國開始出現電子商務的初級形態。到目前為止,證券公司、金融結算機構、民航訂票中心和信用卡發行都成功地進入了電子商務領域,並進行了大量可靠的交易。這些構成了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為進壹步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從1996到1999,IT廠商和媒體在推動電子商務發展中起到了主導作用。1999之後,壹些涉足電子商務的大企業,主要指電子商務服務商,成為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主力。從此,中國的電子商務才真正開始。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電子商務風起雲湧,8848、當當書店、優雅網站等壹批優秀的電子商務企業迅速崛起。北京、廣東、上海成為中國電商前三名,其中上海最為重要。目前,國內電子商務企業正逐步從貿易、零售等行業向傳統制造業拓展,電子商務已成為中國新經濟的重要景觀。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到2001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約為2650萬,預計2005年將達到4000萬,2010年將達到10億。1999中國有200多家電子商務網站,2000年,數量達到1100;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1.998年約1億元,1.999年約2億元,2000年約8億元,預計2003年將超過1000億元。黨中央、國務院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戰略任務。目前,示範工程正在推進中。國家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先後批復了17項電子商務試點,覆蓋多個行業、地區和企業,包括金耀商務網、首都電子商務工程、上海電子商務工程、中國電信湖南電子商務試點、中國郵政電子商務系統、武漢長江數據通信有限公司電子商務工程平臺等。這些項目的內容各有側重和特點。在試點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和《中國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二,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

發展電子商務是我國面臨的又壹嚴峻挑戰。中國是壹個沒有經歷過先進的工業文明就直接進入信息社會的發展中國家,所以缺乏發展電子商務所必須的基礎配套設施,流通環節的高投入讓有物流的企業幾乎看不到從消費電子商務模式(B2C)中盈利的希望。

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中心課題組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從2658份有效問卷中,初步計算分析了1999年5月30日至2000年5月31的全國和12個地區的電子商務總指數:2000年,我國電子商務總指數為51.96438。電子商務效益指數值最低,為37.76;技術和應用發展不平衡。根據測算,得出以下結論:目前我國電子商務還處於起步階段。

(1)從交易額來看,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較小,在社會商品零售中尚未形成規模,不是交易形成的主流。

(2)電子商務基礎設施不足。

(3)從交易內容看,交易主要限於圖書及光盤、計算機及相關產品、信息咨詢服務等。傳統產品少,實物商品交易比例低。

(4)從支付方式來看,主要是貨到付款,也就是線下支付為主。

(5)從用戶滿意度來看,對基礎設施、交易類型、結算方式、商品配送、信息化水平的整體評價還不是很滿意。

(6)從政策環境看,對我國電信資費、投融資、安全、法律法規的滿意度不是很高。

據此分析,我國發展電子商務活動還存在以下障礙,電子商務數據庫/98-$)05(.5)479:

(1)傳統購物方式形成的舊購物觀念。人們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電子購物形式心存疑慮。在真實的交易市場上,綁架和假冒偽劣產品隨處可見。消費者還是不敢去商場購物,不可能對壹個虛擬的商場建立信心。

(2)電子商務環境的缺失,包括壹些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電子商務是無紙化貿易,涉及數字簽名、電子發票、電子合同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此外,還涉及信息安全問題、隱私保護問題、交易程序規範和數據交換標準,以及稅收問題。

(3)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網絡是電子商務的媒介和載體。沒有高速通信網絡的支持,很難搞網絡營銷。

(4)財政支付方式不完善。電子商務的優勢在於可以實現零距離支付,零距離購銷。沒有安全有效的金融服務,尤其是電子支付手段,不可能實現“零距離”。

(5)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有待加強。企業要實現電子商務,就要實現企業信息資源的統壹管理和* * *共享,將企業與有購銷關系的貿易夥伴聯系起來,建立快速反應系統和“零庫存”的供應金字塔系統,這是電子商務應用的基礎。

(6)實物商品配送服務體系尚未建立。沒有專業化、社會化的商品配送服務體系,電子商務尤其是網購只能是網購目錄服務。

(7)缺乏網絡知識的支撐。人才準備和相應知識普及的程序亟待完善。

整體來看,我國電子商務還處於初級階段,交易手段、範圍、交易者數量、安全認證等方面都處於初級探索過程中。

三,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景

在經歷了最初的踩踏和盲目投資之後,隨著政府的宏觀引導和網絡企業的理性思考相結合,中國的電子商務開始向更加務實的方向發展,開始走向成熟。國家信息辦制定了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的總體框架。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呂新奎表示,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主要思路已經確定,包括:(1)發展電子商務要為國民經濟服務;(2)發揮政府部門在電子商務過程中的宏觀規劃和指導作用,確保電子商務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的壹致性;(3)鼓勵企業參與電子商務;(4)做好電子商務示範工程,引導電子商務發展;(5)建立健全防止信息汙染的法規和安全管理規範,政府部門負責核心安全技術的管理;(6)積極參與國際電子商務合作,制定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外商投資環境。國家采取的壹系列積極穩妥的措施必將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經過壹年多的發展,中國電子商務的技術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關鍵是用什麽樣的方式和手段去運作。壹些成功的例子表明,電子商務在中國大有可為。最近科利華中雲。在電子商務領域嶄露頭角的com,只是將傳統的地面空車配送搬到了互聯網上,打破了企業和地區的界限,借助互聯網搭建起了覆蓋全國的網上貨運交易市場,從而解決了信息不暢帶來的資源浪費,避免了流通環節帶來的高投入,實現了電子商務與傳統行業的緊密結合。近三個月實現了超過10萬元的貿易成交額的國內電商“奇跡”;今年年初,國內知名的漢正街小商品批發市場也搭上了“電商”的快車,每天有2000噸商品通過網絡進入物流平臺,目前交易額還在以每周30%的速度遞增。“十五”期間,中國鐵路將建設鐵路電子商務系統工程,包括網上訂票、網上售票、網上托運貨物、網上理賠以及與工礦企業和國際聯運系統的電子數據交換。

從這個角度來看,走壹條依托傳統行業、符合互聯網特點的企業對企業(B2B)電子商務之路,已經成為中國發展電子商務的最佳途徑,符合互聯網特點和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在中國前景廣闊。

四、對我國商業用電發展的幾點思考

第壹,首先要讓全社會尤其是領導幹部達成* * *認識。要正確認識我國電子商務是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供新的經濟發展機遇、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要樹立對電子商務的正確認識和觀念。電子商務不僅僅是網上購物,本質上應該是網絡信息流和業務操作流程的整合,主要是通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改造傳統信息流電子商務數據庫‘3%;%86-%/2*6*!流程,並以網絡信息流引導物流和資金流,從而達到快速完成交易,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壹項社會系統工程。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是大力發展市場經濟,規範市場秩序,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因為電子商務不能建立在無序、封閉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從中觀來看,要大力發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產業,這不僅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從產業結構來看,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短板”;從微觀上看,電子商務發展的動力來自企業,應該是產權清晰、管理科學、有競爭意識的現代企業。

第三,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壹個漸進的過程。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必須從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出發,認真研究適合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和規律,避免壹哄而上,只追求表面的“電子化”而忽視商務活動的創新發展。針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障礙,目前應采取以下對策:(1)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初級體系。(2)建立良好的支撐環境,從國家、企業和個人三個方面加強信息化建設。(3)註重示範項目,避免壹哄而起、無序發展。(4)鼓勵電子商務領域的國際合作。(5)培養電子商務領域的專業人才。(6)有選擇地進行科學預測和攻關。近期要引導企業盡快上網,把企業上網率從1998年的11.3%提高到2002年的30%,力爭2005年達到60%。只有盡快提高企業的上網率,才能增加商機,廣泛參與國內外業務分包,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真的很感謝妳的精彩回答。反正電子商務這個專業在我們國家還是有壹定局限性的,但畢竟還是有壹定發展的。雖然我學的這個專業對我來說未來會很成功,但是只要我有信心,還是很有前途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