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實施立德庶人創新班主任工作藝術”培訓體會

“實施立德庶人創新班主任工作藝術”培訓體會

2020年6月的呼和浩特(11)沒有盛夏的浮躁與慵懶,卻有恰到好處的溫暖與和煦,深秋的它充滿了詩情畫意。那是壹段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美好時光。6月165438+10月13到達呼和浩特,參加了“立德庶人踐行創新班主任藝術”培訓會,受益匪淺。過了兩天,* * *四位老師用他們的實際案例為我們呈現了壹場別開生面的主題報告。他們以追求教育幸福為宗旨,用心愛學生,陪伴孩子成長,享受當班主任的快樂!他們帶來的是壹套可操作性很強的班級建設和管理方法,有些也非常適合我們自己的班級。培訓結束後,我會把這個整理出來,方便自己和班主任今後的工作和學習。

第壹個主題報告“壹個教室,壹個家”蔣長玲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實驗中學語文教師、班主任蔣長玲,成都市優秀班主任,全國新教育模範教師。培訓中,蔣長玲老師以“壹個教室,壹個家”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蔣長嶺老師幽默風趣,善於自嘲。她講述了自己的抑郁癥,李鎮西的“威逼利誘”,領導的“真誠期待”,學校環境的“引領和帶動”。壹幕幕場景讓我們看到了姜老師壹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班名、班歌、班詩、班服、班徽、班口號”是教室特有的精神文化標簽。蔣長玲老師感受到了,每壹個孩子都在參與“完美課堂”的建設。60平方的教室不僅是壹個物理空間,更是壹個充滿溫暖和歡樂的地方。蔣長嶺回望這些年的新教育實驗,“壹路走來,壹路收獲。壹路收獲故事,壹路快樂。在質疑和反思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己。”

通過對比她以前的走路方式和現在的走路方式,分享了她在班級民主管理方面的經驗,打造了完美的課堂和豐富的活動課程。蔣長玲老師飽含深情地講述了自己的教育成長故事,以及“把意外變成故事”、“用文化管理人”、“發現人生特質”、“打造壹棵堅強的樹”等獨到見解。

無論是以前的雄鷹班,後來的頑強竹班,還是現在的羽西班,蔣長嶺老師都是用課程讓初中的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過上了詩意的、快樂的、有趣的生活。故事,笑臉,場景,文字,每時每刻都讓人感動。從江老師的講述中,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屬於教育工作者的快樂!她用壹顆教師的良心,托起了壹間小小的教室;她用新的教育理念把壹個教室雕琢成師生溫暖的家。

用姜老師的話來說,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壹粒種子,每個種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把壹堆瑣碎的日子鑄造成偉大的人生,讓妳帶來的每壹堂課都成為人生的壹枚重磅炸彈。從小到大,我們壹直在路上...

朱永信教授說:“愛是無價的。無論做什麽,都要有愛。”。用心付出,用愛溫暖人。把心放在課堂上,課堂就會有溫度。做壹個有溫度的老師,建設壹個有溫度的課堂,共同成長,收獲無窮的快樂,也是我的人生追求。

第二場主題報告“微課會的創意設計與實施”秦王

秦王,河南濟源壹中教學部主任,8+1工作室主持人,德裕日報社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學術委員會執行主任,《新班主任》專欄作家。曾獲河南省教育專家、河南省首屆“十佳”班主任、河南省首屆最具影響力班主任、河南省教育系統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河南教育》、《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雜誌封面人物。

聆聽被譽為“中國微課會第壹人”的秦王所做的《微課會的創意設計與實施》報告,讓人如春風壹般,受益匪淺。

什麽是「微課會」?

秦王老師解釋說,廣義的“微課會”是指壹種針對性強、耗時少、解決問題及時、空間不限、靈活多變的小組化教育形式,是對主題班會的有效補充。

如何打造有魅力的微課會?

秦王老師的詭計:

1.使用合適的材料。比如班會的主題可以很廣泛,比如關心、感恩、啟發、習慣等。,而且形式也可以是多樣的,比如文字、圖片、課件、音樂、視頻等等。他還給我們列舉了壹系列微課會的案例,讓人耳目壹新。

2.抓住受教育的機會。他發現學生不團結,就召開“我們是壹個團隊”微課會,既讓學生了解了團隊的力量,又增加了班級的凝聚力。

3.創設德育情境。就拿最典型的案例“橘子班會”來說吧。當然,這不是普通的橙子,是“褚橙”,“褚”代表成功,“褚”代表保存實力。是勵誌的橘子,也是夢想的橘子。他把楚的故事介紹給學生,以激勵他們考上名校。

4.提升活動體驗。看學生拓展訓練視頻。從拓展訓練中,孩子們學會了合作,並體驗到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5.植入學科教學。每天學習更多。1.02的365次方等於1377.4,越積越多。每天學的少。0.98的365次方等於0.0006,倒退會越來越大。通過數據告訴學生每天努力壹點有多重要。

6.發展微小的時間段。比如:論語課程、故事演講等。

7.及時總結評論。事後的評論也很重要。

8.整合心理科技。

9.巧用各方力量。可以借助突發事件、新聞熱點、重大節日舉辦微課會。

10.預覽模擬過程。每壹次微課會在妳的腦海裏排練幾次,每次都有不同的目的,以保證微課會的成功。

秦王提出的微課會以“短、平、快”和“十招”為原則,貼近學生,貼近學生,關愛學生,從班級生活中汲取信息,對學生實施主題教育,使班會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達到教育目的。

他的報告讓我不僅知道了什麽是微課會,還知道了微課會的影響力和開展微課會的方法。在今後的班會教育中,還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各異、具有教育意義的微班會,讓“微語”也能彰顯“大義”。

第三個主題報告,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與民主師生關系?

李鎮西

李鎮西,原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他是壹位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老師,也深深地愛著孩子們。我在中學教書30多年,擔任過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現在負責新教育實驗的推廣。多次獲得各級榮譽,出版多部教育著作。壹直追求簡單真實的教育,以追求教育快樂為宗旨。他的理念是:簡單最美,關註人性,做真正的教育;快樂第壹,享受童心,做個好老師。

聽了他的講座,我深受啟發:保持教育初心,做真正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快樂!我也很感動,感動於他30多年的童真,感動於熱愛學生的純真,感動於他和孩子之間的依戀,“讓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快樂。”

聽了他的講座和故事,我明白了:因為有愛,師生情才如此親近;因為愛,壹個普通教師的形象才如此高大壯闊;因為愛,平凡的工作和生活變得如此多姿多彩。

第四場主題報告《家校攜手共創快樂童年》?郭

郭老師從“以身作則”、“合理引導、提高認識”、“搭建平臺、自覺成長”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開展家校合作。沒有家長的參與,沒有家校共同努力的理念,就不會有孩子真正全面快樂的成長。

我印象最深的是郭老師描述的“親子日記”的做法。《親子日記》給班裏的孩子和家長帶來了積極的改變,也讓我明白:沒有家長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沒有家長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

教育不僅是為了孩子和老師,也是為了父母。在與孩子和家長的交流中,郭老師不站在老師的立場上講套話,而是把孩子放在自己心中非常重要的位置,與孩子平等交談,引導孩子壹點壹滴成長,讓家長更加信任和尊重她。

兩天的班主任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作為班主任,我們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成長道路的引路人。我們應該先教會學生做人。

守住自己的心,用愛溫暖孩子的童年,做壹個快樂幸福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