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谷期,人的心理處於壹個極端,沖動的決定很容易導致自己的後悔。所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心情就顯得尤為重要。
少想多做,把時間變成實踐。
有這樣壹個數學公式:妳想要的生活=妳現在的狀態+妳的時間使用效率x妳擁有的所有時間。
與其哀嘆自己壹次次與成功失之交臂,不如設定小目標,尋找學習和提升的空間,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充分利用舒適的時間。
分析總結,把經驗轉化為能力
回頭看看現在的工作狀態,分析壹下和自己職業目標的差距,在已經發生的問題中進行多維度的推演和評估,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讓之前的經驗為己所用,真正從中吸取教訓,避開“雷區”。
旁觀,問問妳的同事/朋友。
處於低潮的職場人,在找不到癥結和解決辦法的時候,求助是壹個很好的方式。尤其是作為壹個“有經驗的人”,教練不僅能告訴妳癥結所在,還能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幫助妳少走彎路,重塑職場信心。
「職場低谷」真的只有「低谷」嗎?
有壹天在刷手機的時候,李玉無意中發現了壹個新銳設計師的作品,她眼前壹亮。“原來的設計還能做到這壹點。”後來她發現,這種她以為流行了很久的新風格,自己卻壹直沈迷於“走”,忽略了新事物。
現在,不管工作有多忙,李玉每天都會花至少壹個小時瀏覽設計網站,研究別人的設計思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與同行業小夥伴的交流,李宇對設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今,對於她來說,設計不再是簡單的元素排列,而是壹種獨特的藝術創意。
“越是低谷,越能磨煉壹個人的心智。”王棟梁說,人的壹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很多寶貴的見識和經驗都來自妳用實際行動克服低谷的積累。
第壹,多接觸占用資源的人。
溝通產生感情,妳要接觸占用資源的人,尤其是妳的老板:我知道這對被邊緣化的人來說應該很難,因為妳可能會很尷尬,或者妳的老板不喜歡妳,但我還是希望妳能抽出時間定期和妳的老板或同事溝通,談談工作,或者如果妳有重要的項目,給壹些建議或過來幫忙,但妳必須讓妳的老板知道。改變對妳的負面印象,從內心認為妳還是可用的,認為妳還有點工作能力,像人壹樣。妳要多走動,多交流,幫妳處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參與壹些項目。妳的重要性自然會慢慢增加,邊緣化的尷尬局面自然會化解。當我們不被重用的時候,我們會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工作,更多的幫助。再努力也沒關系,至少能解決。
第二,不斷提高業務技能
商業技能是妳公司的基礎。任何公司或單位都是憑本事說話的,妳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價值。當妳解決了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妳的重要性和價值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妳永遠要比別人精通業務,不能丟了生意。因為任何公司都不會留著閑人,妳要從業務中突出自己,在關鍵時刻展現自己的價值。這樣的機會不要太多,只要多展示幾次,妳就會成為公司的核心,領導也會更加重視妳,因為妳是公司重要的人力資源。
第三,學會保護自己
職場上總會有壹些流言,小道消息傳來傳去。無形中,這個謠言成了攻擊妳的手段,讓人莫名其妙地感到委屈。面對這些委屈,要主動尋求解釋,讓領導不要誤會,也要及時出擊。職場上,要麽滾,要麽忍,要麽狠。正如甄嬛所說,沒有妳就沒有今天的甄嬛。對於對手的挑釁,我們要打回原形。
職場低谷的所有階段
首先是震驚和否認期。無論是面對降薪這種緩慢而長期的折磨,還是解雇這種殘忍的刀子,普通人的第壹反應往往是不!有錯誤嗎?記者的壹個朋友,早上9點就高高興興去上班了。10時,他捏著這份粉紅色的辭退信,被保安護送出公司大門。當時腦子壹片空白。他這樣說。這種反應自然會過去,壹般不處理。金教授認為。
之後,人會進入第二階段:憤怒或不公正。根據被攻擊的程度和個人的承受力,人們會不同程度地抱怨、推卸責任甚至攻擊。金教授認為,此時,身邊的親朋好友應該當好耳朵,幫助當事人合理發泄情緒,避免積怨或怨恨。
第三階段是討價還價。現在很多改變大多是出於整體考慮,所以支持老板的決定,放過他是最明智的。金教授說。
第四階段進入蕭條時期。對於失意者的壹系列身心抑郁癥狀,無論是當事人還是親友,都不應該強迫他馬上繼續輝煌,而是要給他壹個休整期和冷靜期,讓他的情緒有壹個自然的宣泄口。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自我封閉,而是要多與人交流,親近自然,以享受長假的心態度過職業生涯的低谷。但如果兩三個月後還是這樣,就要尋求專業幫助了。
最後,驗收期。在這個階段,受害者可以積極準備東山再起。中國人愛面子,要想在非常時期謀求發展,就必須降格。金教授特別指出,即使從經理升到清潔工,也要幹,而且要幹得令人印象深刻。
不同的人應該
在職員工
以積極的態度100%完成妳的工作
金融海嘯來襲,企業裁員讓人人心惶惶,在職員工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安全度過這個冬天。天網職場研究中心咨詢師提醒冉,首先要做好本職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在壹些公司,試用期員工以前過了等級就允許留下,現在要優秀才能留下,企業選人更嚴格。
面對裁員,員工要明白企業要裁什麽樣的人。答案是裁掉那些不是不可替代的人,員工要證明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需要註意兩個方面:1和工作表現。好好完成工作,通過業績證明自己的能力。這個時候,不要偷懶,也不要耍小聰明。2.工作態度。態度是企業考官很重要的壹個方面。態度決定了員工的學習能力和融入團隊的程度,所以員工要表現出積極的工作態度。
此外,冉指出,在職員工千萬不要參與討論和猜測,更不要成為烏合之眾,尤其是年底,更不要和同事壹起沖到老板面前要求加薪。目前很多企業比較擔心,企業內部可能會有壹些討論。不要參與這些討論,尤其不要傳播流言蜚語。
在外部條件很好的情況下,曾經有壹個人力資源的調查顯示,企業中最令人厭惡的行為就是背後說閑話,傳播流言蜚語,比如:XX公司漲工資了,我們的沒有。聽說XX要下崗了,不要制造和傳播壹些不好的信息。這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意識到的,但也是大家經常談論的話題。我們應該避免這些話題的傳播。告訴冉。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內知名績效薪酬設計專家賈曉東也表示,目前處於固定工作崗位的員工,面對這個敏感時期,應該讓自己的工作做到盡善盡美,盡量減少缺陷。很多企業,即使是定崗,也是采用末位淘汰的方式。企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兩端。壹種是優秀員工10%會被獎勵,另外10%會被淘汰,而中間80%的員工對人力資源主管不是很感興趣,所以盡量不要掉到最後10%,因為這個群體是老板,是人力資源主管。
危機郵報
明確並肯定自己的價值。
賈曉東指出,在壹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價值鏈和業務流程之間存在著聯系。企業的固定崗位是指企業業務發展鏈條中的主鏈,包括R&D、銷售、物流、售後崗位,這些崗位是企業中不會被邊緣化的核心崗位。相對邊緣的崗位有:行政、人力資源、財務、辦公室、戰略規劃部、計劃部等。在企業價值鏈中,這些崗位相對危險。
考慮如何進入企業主鏈,讓自己的崗位更有競爭力。如果妳不在主鏈上,妳的知識儲備和能力不具備拿下別人的條件,妳的位置可能就危險了。賈曉東說,如果妳不想被解雇,妳必須培養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讓自己在企業中變得不可替代。妳走了,企業會不適應,或者會有壹個補償期的過渡期。這是員工的不可替代性。
對此,給這類群體提建議。如果妳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崗位出現危機,可以提前瀏覽壹些招聘信息,做好心理準備。在準備中,很重要的壹部分是我的工作經歷,尤其是這壹兩年做過哪些重要的事情。先說冉,這樣可以應對以下幾種情況:公司裁員分為兩種,壹種是真的無能,這是妳之前沒有100%努力付出的代價。另壹類人是公司還在猶豫,公司會認為這樣的人還是有壹定價值的,但是面對現在的經濟形勢,不得不考慮降低成本,老板做決定很痛苦。
這個時候,也許員工能把自己從生死線上拉回來,主要還是靠工作表現。老板不會馬上裁掉,但是會進行談話,在談話中員工會有爭取的機會。冉說,在談話中,為自己爭取壹個職位,主要是從工作業績出發,核心是我為公司做了什麽,這件事給公司帶來了什麽效益?也就是說我做了什麽,取得了什麽成績,給公司帶來了什麽效益。這和求職是不壹樣的。妳不能強調妳的學習能力和以後會怎麽樣,因為這個時候老板關註的是妳能否度過經濟危機的難關。拿出真刀真槍,用自己證明自己能行。在談這個問題的時候,要堅定、明確、自信,把自己的價值觀表達清楚。
另外,如果要離職,員工會對目標工作和經歷進行比較,針對目標工作把自己的壹部分能力放在簡歷裏,提高求職效率,幫助求職者有壹個明確的目標。給職位寫壹份簡歷,省去了自己寫簡歷浪費的大量時間。
這類人要及時搜索相關信息,同時自己做總結,尤其是這壹兩年做了什麽,以備不時之需。
下崗人員
盡快就業,但不要盲目
冉認為,如果可能的話,那些被解雇的人應該盡快重新就業。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年底了,招聘單位少了。我先調整,明年再找。此時這種做法還不夠安全。因為明年的就業形勢還不明朗,可能會比現在更糟糕。到時候就業機會會更少,下崗的人會更多。
另外,這個時候就業比擇業更重要。冉的分析指出,很多人在有了工作經驗之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了期待,這與主動跳槽是不同的。主動跳槽是為了讓自己的職業發展更上壹層樓,現在卻是被動的。現在至少可以保證他們職業生涯的連續性,降低對職位和薪酬的要求,維持與他們原來水平相當或略低的薪酬水平。但是,不能為了工作而工作,跨行就業是非常不明智的。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先以就業為基礎,經歷過這個低谷再考慮再就業的問題。
對此,賈曉東強調,不要盲目就業。盲目就業會導致饑不擇食的弊端,妳重新選擇的工作發展方向與妳的興趣愛好和專業特長相差很大。另外容易導致起點很低,影響以後的發展。盲目跳槽,二次就業,得不償失。
賈曉東建議,如果員工被解雇,他們應該做好兩手準備。可以在短期充電的同時找到合適的工作,比如通過培訓學習。
心態的調整是職場專家提醒這類人的壹個至關重要的點。自信和熱情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為下崗繼續找工作而對自己失去信心。
度過職場低迷期的方法
(1)擺正心態,重塑自我。想要走出職場中的低估,首先需要積極的心態,不能逃避,不能破罐子破摔。渾渾噩噩地活著只是浪費時間。無論妳曾經獲得過什麽樣的榮耀,曾經擔任過什麽樣的職位,想要走出低谷,就必須向前看。也許妳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者評論,但沒必要。職場的本質是名利場,所以要掉以輕心。很少有人會真的在乎妳。那些關於妳的流言蜚語,最多也就被別人的消息替代幾天。(2)積極溝通,找到問題的根源。任何問題都會有源頭。要想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必須找到問題的根源是什麽,然後去解決。還有壹點很重要,就是主動溝通。很多人在低谷的時候喜歡把自己包裹起來,不想接觸任何人,不想引起別人的註意。但是,要想解決問題,只有主動溝通才是最有效的。(3)提升自己,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自身能力是解決壹切問題的根本。除了外界原因,可能和自己能力不高有關。所以這個時期要盡早鍛煉自己的能力,分析自己的不足,有針對性的修煉自己的內功。除了彌補短板,更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成為壹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樣妳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別人才會考慮到妳的感受。(4)多交朋友,擴大人脈。其實這應該在職場低谷到來之前就做好。平時多和朋友交流,多交新朋友,互相交流壹些工作經驗或者方法,對開闊眼界很有幫助。所謂壹個人學習沒有朋友,就是無知。也許在妳事業低谷的時候,他們能幫到妳。和大家聊聊,聽聽大家都在做什麽。也許妳能找到新的機會。也許他們不如妳,妳可以找到壹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