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晚報訊(記者王莉實習生劉曉津)昨日,市地震局地震咨詢電話較地震發生時大幅減少,但仍有700多個咨詢電話。大多數市民詢問“Xi安是否有余震”和“余震對Xi安的影響有多大”。記者從市地震局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3點,受本次地震影響,我市有24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因為墻體倒塌而死亡。
針對網上“汶川地震將轉移到安”的傳言,記者專門采訪了市地震局副局長王。王說,根據地震規律,地震遷移會沿著地震帶發生,壹般在同壹個地震帶。汶川位於南北地震帶和昆侖山地震帶的交匯處,而Xi安不在同壹地震帶上。因此,理論上不應該有“汶川地震搬到Xi安”。同時,從歷史上發生過的地震來看,很少有穿越地震帶的地震。即使汶川再發生地震,余震對著Xi安的概率也很低。“汶川地震將向Xi安推進”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王說,5月12日汶川發生主震,未來幾天還可能發生余震;但無論是強度、能量還是頻率,都呈現衰減趨勢。所以汶川地震的余震對Xi安的影響會比12日小很多。另外,理論上地震每100公裏衰減壹級,Xi安距離汶川600多公裏。當余震到達Xi安時,強度和能量會大大降低。因此,市民無需擔心。
華商報:針對“汶川地震震源向東北移動”的說法,專家表示,余震趨勢需要動態跟蹤。
針對網上流傳的“汶川地震震源向東北移動”的說法,中國國家地震局表示,已註意到余震移動,但未來發生7.8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汶川地震後,許多網民都非常關註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6月5438+03日下午6時許,網友“老艾”在鐵血論壇發帖提醒“川北但陜甘人要小心”,並引用美國地震局官網最新地震預報,稱“汶川地震震源向東北移動。
根據發帖人提供的網址,記者隨後在其官網上找到了美國地震局使用的“預覽圖”。不過,根據圖片左下方的說明和提示,記者註意到,圖片中標註了過去壹周內已經發生的38次地震的位置,點擊圖片中的方框獲得的每壹次地震的詳細信息顯示,圖片中記錄的地震並沒有從西南向東北依次發生,因此可以判斷這並不是“最新地震預測”圖片。
針對網友的爭議,中國地震局網絡監測專家昨天表示,已經註意到余震的動向。從目前汶川已經發生的余震來看,未來發生7.8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要判斷未來地震的發展趨勢,需要及時進行動態跟蹤。中國地震局昨晚11表示,余震震級可能在減弱,但具體余震趨勢還在討論中。據南方都市報報道
14,2008年5月17: 30,中國地震局副局長修繼剛、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張曉東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訪問,與網友在線交流四川汶川地震信息。
以下是回答網友提問的節選:
[網友angelagu]看到報道說地下有壹條300多公裏的地裂縫,走向東北。而且有網友引用了美國地震的官網信息,說東北方向,也就是甘肅天水和Xi安之前會有余震。這個消息是真的嗎?!!我的家人在Xi,我很擔心!感謝專家們!
[張曉東]我們每次都能準確定位余震。余震過後,我們看到余震的分布還是比較廣的。目前余震的規模大致是300公裏,所以這次地震很大。根據以往的經驗,如果表面形成裂縫,會比較長。但是有些地震沒有破到地表,地表看不見,地下也破了。我們用余震區的尺度來看破裂的尺度。此外,還有余震預測的問題。應該說國內外都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地震現場也在實踐這些研究。有些余震還是可以預測的,但有些余震是無法預測的。每次地震後余震的情況都不壹樣,需要專家仔細分析研究後才能得出結論。
[陜西網友]您好!我是陜西寶雞的網友,這裏已經死了28個人。華西報5月10報道了綿竹蛤蟆的異常,卻被解讀為當地生態改善的訊息。請問這和這次地震有關嗎?此外,民間有傳言稱,震中正逐漸北移。請澄清情況,謝謝!
[修濟剛]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中國地震信息網,上面有余震的圖片。可以看出,圖像分布仍有以震中為中心的範圍。
[主持人]有網友問,地震前,Xi天水有震雲。和汶川地震有關系嗎?請解釋壹下地震雲和地震的關系。謝謝妳
【修濟剛】震雲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我們國家也有人在跟蹤這個事情。地震雲是雲異常,但雲異常覆蓋的區域很大,可能覆蓋全國甚至國外其他地區,時間和規模也很大。地震發生後,我們可能會認為震雲與地震有關,但只能這麽說,與我們對地震的實際判斷相差甚遠。但是作為壹個研究,我們還是鼓勵它的,因為我們在尋找它的對應,因為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會對整個空間的磁場和電離層產生影響,會影響到各種物理化學的變化,但是我們不要高估這種大尺度的變化對我們實際的短臨預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