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認為郵局是由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建立的。居魯士統治著壹個龐大的帝國,通過信使傳遞信件和信息已經不能滿足帝國的需要。為此,他建立了由許多驛站組成的郵政管理部門,這就是最早的郵局。這些驛站相隔壹定距離,負責照顧每天跑壹站的驛馬。
中國很早就有了郵政系統,到了唐朝基本完善。元朝還整頓了連接東西方的驛站制度。
公元前31年,奧古斯都統治時期,羅馬人仿照這樣的機構,建立了公共驛站。車站配有餵草料的驛馬和供過往官員使用的客房。
在中世紀,羅馬式郵局消失了,修道院遍布歐洲。修道院之間的交流是通過使用被稱為“祭祀棺材”的羊皮紙卷軸進行的。第壹個修道院把他們的謠言寫在紙卷上,到了修道院,又加上他們的謠言,使得紙卷越來越長。比如傳達聖韋羅斯修道院院長去世的紙卷,長9.5米,寬0.25米。人們稱它為修道士郵局。
清郵局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5),是清代上海十三大驛站之壹。經歷了私信局-洋郵局-報社-海關郵政-大慶郵政等不同階段。目前是華東地區僅存的清代郵局遺址,也是中國近代郵政史的縮影。
1878年(清光緒四年),煙臺“華陽書信館”在周村設立分館,這是清代淄博郵政機構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慶郵局開業。1902成立博山二級大慶郵局,在八鬥、西冶街設有兩個代辦所,5個信件櫃臺,其中村郵2個,沂水、王莊郵2個,萊蕪、泰安郵4個。在1904,廣順,西關,臨淄,健康堂藥店設立了郵政代辦處。次年,桓臺在張店、所鎮設立了三等郵局和支局。張店大慶郵政支局位於原張店街東四街,為商戶辦理信件和匯兌業務。石洲村、淄川、新城(桓臺)所鎮、張店等局屬濟南總局,博山、臨淄、金陵、何姿屬青州總局。
辛亥革命後,“清郵局”改名為“中華郵局”。郵局分四級:郵務員、郵務員、郵差、局務員。原張店大慶郵局遷至南北街。
1919 65438+10月,臨淄中華郵政所在臨淄市成立。開始是三級郵局,次年6月升級為二級郵局。在農村,有四個分支,即新店、紫河店、孫樓店和西關。1920年8月,桓臺縣郵政局(三級局)、張店郵政局(三級局,後升為二級局)、周村郵政局(二級局)、博山郵政局(二級局)成立。桓臺縣郵政局在北石橋、曹村山頭橋有信報箱,由商戶辦理。
1921年,博山郵政局增加兩名郵差在村鎮外巡邏,兵分南北兩路,3日巡回壹周。西河、袁泉、八鬥、夏莊、邢家莊都有信封櫃。
1924,張店中華郵局改為二等二局,租用民房3間,經營匯票、保價信件、普通信件。南定還有壹個郵局。
1926,張店郵政所遷至原張店二路(現西壹路)並增設包裹郵寄等業務。同時,在李福生和谷瑋設立郵箱,在馬尚和谷瑋分別設立郵寄機構,辦理小額匯款業務。
1931年,新店支局升級為新店郵政所。
1943,鐵山、谷瑋、石橋設立郵政代辦所,後改為郵局,辦理小額匯款業務。
從65438年到0945年,張店和南定都是二級和二級郵局。張店郵電局1名局長,2名郵務員,3名信差,4名苦力。長城和馬尚也有郵政機構。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華郵局”由戰時郵局接收。
在線尋求幫助
1997年的壹天,美國得克薩斯州丹頓縣12歲的男孩索恩(Thorne)放學回家,坐在電腦前,在壹個網絡聊天室聊天。6點左右,他正要離開聊天室,突然看到壹個署名Susan的女生用黑體字“喊”了壹聲:有人能幫幫我嗎?
索恩擊鍵:怎麽了?
過了壹會兒,他回答道:我不能呼吸了。請幫幫我!索恩皺起眉頭。他想,這壹定是個惡作劇。
然而,字幕中繼續出現這樣的話:請幫幫我,我呼吸困難,我的左側沒有感覺,我坐在椅子上無法離開。索恩很反感,他討厭別人拿癱瘓開玩笑。他正準備關手機,突然腦子裏閃過壹個念頭:萬壹她真的得了病,我得幫幫她。
這個求救信號不是惡作劇。蘇珊是芬蘭赫爾辛基壹所學院的學生。當時她正在圖書館裏上網找資料。突然,她的舊病復發,雙腿劇烈燃燒。這是他從小就有的怪病。疼的時候直入骨髓。嚴重的情況下,他只能坐,不能走。他的肋骨似乎被緊緊夾住,呼吸困難。
圖書館裏壹片寂靜,這層樓只有她壹個人。最近的電話在外面的走廊裏,壹瘸壹拐的走過去是不可能的。她只需要稍微動壹下,全身就會燃燒。我該怎麽辦?爬過去?不,太遠了。突然她靈機壹動,想到可以從網上得到幫助。她強忍疼痛,進入網上聊天室,打出壹條求助信息。她在網上求助。
1997年的壹天,美國得克薩斯州丹頓縣12歲的男孩索恩(Thorne)放學回家,坐在電腦前,在壹個網絡聊天室聊天。6點左右,他正要離開聊天室,突然看到壹個署名Susan的女生用黑體字“喊”了壹聲:有人能幫幫我嗎?
索恩擊鍵:怎麽了?
過了壹會兒,他回答說,我不能呼吸了。請幫幫我!索恩皺起眉頭。他想,這壹定是個惡作劇。
然而,字幕中繼續出現這樣的話:請幫幫我,我呼吸困難,我的左側沒有感覺,我坐在椅子上無法離開。索恩很反感,他討厭別人拿癱瘓開玩笑。他正準備關手機,突然腦子裏閃過壹個念頭:萬壹她真的得了病,我得幫幫她。
這個求助電話不是惡作劇。蘇珊是芬蘭赫爾辛基壹所大學的學生。當時她正在圖書館裏上網找資料。突然,她的舊病復發,雙腿劇烈燃燒。這是他從小就有的壹種怪病。嚴重的時候,他只能坐,不能走。他的肋骨似乎被緊緊夾住,呼吸困難。
圖書館裏壹片寂靜,這層樓只有他壹個人。離她最近的電話在外面的走廊裏,壹瘸壹拐地走過去是不可能的。她只要稍微動壹下,全身就火辣辣地疼。我該怎麽辦?爬過去?不,太遠了。突然,她靈機壹動,想到可以從網上得到幫助。他強忍疼痛,進入網上聊天室,輸入求救信息。索恩盯著蘇珊剛剛發來的信息,想起了小時候哮喘發作時的痛苦感覺。
他急忙問,妳在哪裏?答案是:芬蘭。他很驚訝的問,妳在開玩笑嗎?蘇珊暈了,但她還是能看出索恩的問題。她最怕的是別人誤會他的幫助是開玩笑。她向右傾斜,緩解左半邊的刺痛和麻木,然後發出明確的信息:我向妳保證,我不是在開玩笑,請幫幫我。
索恩和她母親商量了壹下,決定給縣政府打電話。政府工作人員告訴索恩讓蘇珊把她所在的緊急救援中心的電話號碼發過來。然而,幾分鐘過去了,屏幕上仍然沒有回答。索恩急了,打字:來,跟我說話!最後,屏幕上出現了壹串數字,是救援中心的電話號碼。
索恩用粗體字打了出來:我們已經請求幫助。
蘇珊過了很久才回答:疼。更疼了。
索恩盯著電腦屏幕,讓蘇珊說出她的地址。過了壹會兒,電腦上出現了蘇珊輸入的地址。
“她在學校!索恩喊道,然後宣讀了地址。此時,芬蘭時間已過淩晨兩點。幾分鐘後,經濟急救人員趕到學校,救出了蘇珊。四天後,丹頓縣的警長接到了來自赫爾辛基的電話:多虧了她在網上的朋友蘇珊,她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