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政委看財經

政委看財經

說起來,“不同學歷的士兵”不應該是壹個短語,如何融合和共同進步不應該是壹個問題。原因只有壹個:壹筆寫不出兩個“兵”!

壹個戰壕,壹個夢想!壹旦我們成為“士兵”,光是這個詞本身就註定了我們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也註定了我們將在壹個戰壕裏並肩作戰,信任我們的生命!

最近,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湧入軍營,成為我們中的壹員,這必將提高我們士兵的整體素質!然而,不言而喻的是,由於軍營內外對高學歷士兵的過度關註,我們不同學歷的士兵之間自覺或不自覺地存在著輕微的差距,我們的心之間似乎存在著本應緊密相連的差距...

令人欣慰的是,這壹“麻煩”並沒有逃過戰士們的眼睛。對此,他們第壹時間給予了高度、貼心的關註,進行了深入、廣泛的調研,采取了細致、周到的措施。

事實上,沒有必要過度緊張。妳只需要給我們壹個初速度。包容度和融合度很高的“兵”字,以及同出壹個戰壕的同壹個夢想,會發揮出壹種靈活而強大的力量,讓我們從疏離到親近,讓我們肩並肩、手挽手,保持壹起沖鋒的姿態!

探索蘭州軍區某高炮旅推進不同學歷士兵融合的實踐軌跡,某集團軍政委範長米說:“不同學歷士兵的和諧融合,既營造了和諧的人際環境,又優化了自身成長的生態環境,達到了相互融合、共同進步的效果,大大提高了部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關鍵詞:創造壹個公平公正的環境,取消兩個大學新兵的公司,為所有士兵提供平等的成才機會,打破出現和消失的障礙。

這個高炮旅共有268名大學生士兵,其中去年新招收65438人+087人。

該旅政委徐鵬說,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士兵進入部隊,這使得如何引導不同學歷的士兵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相互融合,在全面發展的軌道上健康成長,成為今年和今後壹個時期考慮幹部教育水平和幹部教育水平的新課題,需要高度重視和深入思考。

記者了解到,為讓高學歷士兵健康成長,有的營設置大學生新兵“量身定制”訓練教育計劃;有些士兵過分強調高學歷士兵的重要性,安排重大任務時,首先想到他們,處理實際問題時優先考慮他們...有壹個營組織文化表演,表演的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士兵。雖然效果不錯,但其他士兵心裏有個結。來自浙江的戰士王啟珍說:“和高學歷的戰士相比,我覺得自己在連隊沒有分量,心裏相當自卑。”

指揮連指導員張曉風說:“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士兵都是大壹大二學生。與其他士兵相比,他們的能力和素質相差不大,高學歷士兵也不是超人,他們可以‘通吃’。”第1營營長伊森說,學歷不代表能力,文憑不代表水平。雖然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總覺得不能委屈高學歷軍人,自覺不自覺地有些偏袒他們。

“和諧與進步,勝過齊飛!”前來旅裏檢查新兵工作的集團軍司令員彭勇坐下來幫助黨委“壹班人”分析現象、理清練兵思路要求戰士們不要無限放大高學歷士兵的“光環效應”要客觀看待不同學歷士兵的優缺點用同樣的眼光關註他們, 用同樣的條件培養他們,用同樣的標準要求他們,通過營造茁壯成長的環境,構建公平的成長舞臺。

自此,“公平正義”成為該大隊幹部的核心關鍵詞。

大隊裏規定,無論是教育引導、訓練管理、訓練使用,還是樹立典型、獎懲激勵、扶貧解困,都要綜合權衡,不能以偏概全。遵循工作思路的科學定位和不同學歷士兵融合理念的深入實踐,當局敦促取消兩家不利於和諧發展的大學生新兵公司。他們還要求在軍事比賽、文化表演和知識競賽中為士兵提供平等的機會,誰有能力登上舞臺和誰有出色的技能都將參加...

這些舉措激發了不同學歷新兵的參與熱情,在士兵中產生了“聚合反應”,他們的能量潛能得到充分釋放。

最初倡導組建新的大學生軍團的班長劉濤說:壹個戰鬥集體,無論學歷高低,都不能掉隊,否則壹個人可能會拖累壹個集體。

關鍵詞:從另壹個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是黃金畢業生。王濤說:“不是不想壹起玩,而是感覺不壹樣。”要實現和諧和共同進步,前提是改變相互欣賞的習慣。

去年4月,四連指導員高波上任不久就看出了端倪:不同學歷的戰士之間似乎有了“印記”。這個“印記”來自於分歧導致的相互不理解。

例如,知識上的差異。高學歷士兵評論新聞,壹口氣聊半個小時;而其他壹些士兵甚至不能說是整個國家。這讓他們暗暗佩服,但同時,他們又不自覺地產生抵觸情緒。

比如年齡差。高學歷士兵的年齡大多在22歲至24歲之間,普遍比其他士兵年齡大。東北財經大學應屆畢業生王濤今年24歲。他說:“我不是不想壹起打球,我只是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高中畢業的儲士林說,大學生知識面廣,想和別人交流。當他們看到人們對這本書漠不關心時,他們就放棄了這個想法。人們和我們“不壹樣”...

面對這些差異,士兵應該如何推進兩者的融合?

在促進不同學歷軍人和諧發展研討會上,準將陳喜峰引導幹部們認清壹個道理:不同學歷軍人之間的差距主要是由於缺乏了解和溝通,沒有正確認識彼此。

無差別帶兵是該旅對部隊提出的“標準化”要求。很快,壹場旨在促進兵兵和諧、密切戰友關系的“正確認識戰友、真誠對待友誼”活動在全旅展開。

——換個角度看戰友。盛是壹名受過良好教育的士兵,畢業於計算機科學專業。當他第壹次來到部隊時,他感到“別有用心”,尤其是對於那些工作過的士兵來說。現在他試著用新的視角看待身邊的戰友,越看越覺得可愛。馮雪來自陜北老區,初中畢業,但他有良好的軍事素質,在生活中樂於助人。肖雪通過改變他的眼睛而獲益。他從蕭聲學會了建立博客和制作多媒體課件。

——加強溝通,增加友誼。他們開展了“幫壹組、補短板、教壹組、出壹對紅”活動,取長補短,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他還組織了“贊美我欽佩的戰友”故事會,以達到“聽故事、認識戰友、收獲友誼”的目的...

從另壹個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是金色的。不同學歷的士兵從不習慣到相互欣賞,該旅逐漸形成了“曲高和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育人格局。

關鍵詞:搭建增進友誼的心靈橋梁壹份調查問卷擺在士兵面前——如何讓兩個對視的群體相互走近?

3月9日很冷,西北風像刀子壹樣割著我的臉。

連長趙軍的休息哨壹響,不同學歷的戰士王佳寧和王晨相互擁抱,把手伸進對方的棉衣裏取暖...這樣抱團取暖的溫馨壹幕讓記者倍感火熱:情誼濃於血,學歷不同的戰士們被緊密地“融”在了壹起。

此前,三連指導員王斌說,訓練間隙,班長組織大家玩傳包裹遊戲,其他戰士很感興趣,但學歷高的戰士覺得“小兒科”,無動於衷。他們說這種遊戲就像小孩子過家家壹樣,沒有什麽含金量。

局限於此,在業余時間,公司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圈子。妳玩妳的“春雪”,我玩我的“下裏巴人”,私下聊天,互相攀談。在教育課上,高學歷戰士盛為班長寫了壹首詩《稻田裏的守望者》。高中畢業的鄭祖宣也不甘示弱,寫了《班長之歌》的歌詞唱班長。他們彼此不相信對方。

壹份調查問卷擺在士兵們面前——如何彌合差距,讓兩群互相對視的人能夠彼此靠近?

該旅開展“不比起步、不比進步、不比文憑、不比學歷”的學習成才競賽,在競賽中增進戰友情誼。

第六營的戰術非常有效。學歷高的士兵文化程度高,不願意和文化程度低的士兵交談。大家玩不到壹堆也聊不到壹起。幹部骨幹“誰也不能談哪個鍋”,在培訓中成團,在學習中成班,在工作中成隊。如果妳不互相幫助,妳就會落後。這種“強迫接觸”的方法非常有效。每個人都非常珍惜榮譽。如果妳不懂,我會教妳,但我跟不上妳。壹個對兩個,不同學歷的士兵幾乎和壹個人壹樣優秀。

第二陣營選舉的突破口是網絡遊戲競爭。年輕士兵愛上網絡遊戲。他們抓住這壹共同特點,大做文章。《CS大戰》《血戰上海灘》等軍事遊戲已經緊緊抓住了大家。共同的愛好催生了共同的話題,交流的大門就這樣被“撬開”了。

設施先進的體育館成為四家公司搭建的交流平臺。針對青年士兵熱愛健身的特點,他們邀請新兵中的“健身愛好者”輪流擔任教練,向他們傳授健身技巧,每周評選壹次“最佳教練和最佳健身戰士”。教練用心教,學生用心學,大家在接觸中關系密切、感情增進。

他們還組織“心裏話”活動,讓戰士們講述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成長故事,以促進相互了解。初中生楊同海放棄了自己考上的重點高中,四處打工賺錢供妹妹上大學。他的故事感染了他的戰友,高學歷新兵張勇感慨地說:“他教會了我在大學裏學不到的人生道理。”現在,不同學歷的士兵之間的距離縮小了,他們之間的交談更多了,相互幫助也更多了,從“各自打球”到“抱團取暖”。

關鍵詞:不同專業的士兵相互學習高學歷士兵進入軍營,提高了專業的“門檻”。要融合共進,就要把“個人專長”變成“大家專長”。

記者與該旅幹部骨幹交談,他們有壹個共同的感受:高學歷士兵進入軍營,提高了專業“門檻”。

不同學歷的士兵在專業上有很大差異。高學歷士兵的專業大多集中在本專業,如信息技術、電子工程及其自動化、模具設計、國際政治、經濟管理等。他們中的許多人還擁有藥物制劑中級證書等各種專業等級證書。

士兵王紅陽在鄭州大學學習新聞與傳播學,主持是他的專業。在公司周末晚會上,他自告奮勇擔任主持人,將文藝晚會壹次次推向高潮。相聲、小品、歌舞等節目環環相扣,整場晚會如行雲流水,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藝術的熏陶。

其他士兵的特長就有點“遜色”了,主要集中在籃球、駕駛、田徑等壹些傳統愛好上。嚴格來說,它甚至不能被稱為專業,而只是壹種興趣。連隊五連連長李明說:“打籃球被說成是特長,有的甚至把上網當成特長。高學歷士兵真的沒有信息和計算機科學方面的‘特長’!”

對此,該旅政治部張主任有著冷靜的思考:從調研情況看,特長主要體現在高學歷士兵身上。他們的特產是“陽春白雪”,知道和欣賞的人並不多。在公司裏,他們基本上是傲慢和寡居的。軍人要註意的問題是把專業作為激發軍人學習知識的興奮點,引導他們變“個人專業”為“大家專業”,把聰明才智運用到部隊建設中去,為部隊建設註入生機和活力。

為此,該旅鼓勵戰士們唱響培養有特長軍人的大戲:依托教育訓練主渠道,吸引不同學歷戰士的興趣愛好愛軍學成成才。融合的理念在全旅所有連隊相繼推進。

第壹營的做法是:如果妳有什麽特殊技能,讓妳盡情展示。高學歷士兵擅長網頁設計和制作,於是給他開了壹個網頁制作演示會,並邀請旅領導觀看,這壹下子引起了王的興趣。初中畢業後去少林寺學習拳擊的拳手張祖克出場時毫不怯場,壹招壹式讓所有人都忍不住歡呼。

把第二課堂做大,是旅裏的“規定動作”。他們根據不同學歷士兵的特點,設立了計算機、動畫制作、書畫、寫作等興趣小組。,吸引士兵進入各種特殊班級並在每周三晚上開展活動,使每個人都能培養自己的興趣並發展自己的特長。高學歷軍人劉銳說:我在學校學的是機械設計,現在參加了壹個文體團,特別有意思。高中畢業的李龍飛參加了計算機操作小組。過去他對計算機壹無所知,但現在他可以在網上寫博客,並在旅遊和政治工作網上發表兩篇新聞文章。

三營的經歷值得稱贊。他們挑選音樂、計算機和寫作基礎紮實的戰士擔任小課堂教師,每周兩晚輪流上臺講課,在連隊戰士中普及計算機網絡和新聞寫作知識。這些小活動的開展,使全營戰士掌握了兩項以上的特長。壹些幹部說,通過掌握自己的特殊技能,許多士兵變得冷靜和自信,並沈迷於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

在某種程度上,士兵的特殊愛好是顯示壹個單位學習和成功的“晴雨表”。記者在大隊看到,訓練間隙,超長兵們唱著流行歌曲、跳著街舞,挑動著訓練場上的緊張氣氛。在自習室,寫理論博客,設計卡通形象等。,每個人都陶醉在知識的世界裏。高學歷新兵徐高強激動地說:“沒想到我們的特長和愛好在部隊樣樣管用。”每個人都是以公司為基礎成為人才的,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也越來越大。

在大隊宣講會上,戰士童的發言發人深省:“我記得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壹句經典的話:‘能讓衛星飛上天的是人才,能讓廁所滴水不漏的也是人才。’既然做不了把衛星送上天的人才,那就從把廁所做得滴水不漏開始,做壹個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有用之人吧!“演講結束後,如潮水般的掌聲淹沒了會場。

關鍵詞不同經歷優勢互補有的思維活躍有的吃苦耐勞。為使士兵全面發展,該旅先後推介了9個“營連樣本”。

“現在軍人的經歷越來越豐富多樣,越來越出乎意料。”記者采訪該旅各連發現,這是營連政治幹部談論最多的話題。

記者從旅政治部對新兵的調研中看到,無論是高學歷士兵還是其他士兵,都有著良好的生活體驗。雷宇是壹名軍人,大學時是學生會的宣傳部長。他主持了許多大型學校文藝晚會和獻愛心的社會公益活動。二連戰士劉濤的父親在家鄉煉油廠當廠長,家庭條件優渥,自稱除了中國領土上的臺灣省,其他地方都去過。

從該旅近兩年的統計數據來看,低學歷士兵的經歷相對更豐富。壹些數字顯示了這種情況。以農民工為例。參軍前,36%的人有工作經驗。有些人在私企工作過,有些人做過裝修工,有些人做過保安,有些人做過生意,擺過地攤,甚至與他人合夥開了壹家公司。這些經歷使他們能夠獨立生活和吃苦,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但同時他們也染上了壹些壞習慣。壹名班長說,壹名新兵剛剛離開他的背包,悄悄塞了100元給自己,希望能照顧他並放松對他的管理...

另壹個突出問題是新兵中獨生子女較多。根據旅三營和總部直屬隊的調查,獨生子女分別占新兵總數的47%、52%、465、438+0%和49%。無論學歷高低,他們大多從小受父母寵愛,依賴性強,獨立生活能力差。有些士兵在參軍前不會洗衣服。壹些高學歷士兵上學時,他們的母親在學校外面租房子陪讀。

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心理素質。高學歷的士兵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而其他士兵壹直在社會上遊蕩,經驗豐富,抗挫折能力強。從性格特征看,經濟發達地區和小康家庭的士兵和獨生子女士兵普遍性格外向、思維活躍、自信心和好奇心強,但自我約束和自立能力較差;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家庭條件不好的士兵壹般都很努力,深沈而穩健,但他們不善於言辭,敏感而周到。

該旅根據不同學歷士兵的不同經歷,區分共性與個性,梳理篩選各營不同學歷士兵互幫互助的做法,先後推廣9個“營樣本”——

互相幫助,消除分歧。三營把受過高等教育的士兵培養成小教員,幫助少數民族士兵學習漢字和文化。讓體能訓練突出的戰士負責給體能訓練差的大學生“補課”。讓性格開朗的高學歷士兵與性格內向孤僻的士兵結對,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幫助。讓不同學歷的士兵分組,開展洗衣比賽,讓士兵們和諧相處。

壹個士兵很難談論軍事推理並解決它。第二個樣本來自第五營。他們幫助士兵解決心理問題並招募新方法。李畢業於甘肅省定西師範大學,曾在該校擔任心理輔導員,並在定西市蔡穎中學擔任團委副書記。在營地裏,他被要求帶頭與其他士兵壹起組成心理輔導小組,對身邊的戰友進行教育。因為大家朝夕相處,感情容易溝通,思想容易引導,可以將心比心,讓士兵更加陽光。

學會交往,贏得友誼。第2營讓思想基礎好、人際交往能力強的高學歷士兵,以及其他當過銷售經理和公關總監的士兵,教他們如何與戰友溝通,以及與他人溝通時應註意哪些問題,讓士兵學會正確溝通。高學歷軍人高過去“壹心只讀聖賢書”,人際交往幾乎空白,幾乎沒有可以交談的戰友。現在,他已經走出了自我孤立的狀態,把自己放在理解和關心戰友的位置上,用真誠贏得了他們的愛。文韓朝是壹名前年畢業於山東體育學院的戰士,在訓練場上無話可說,但他的人際交往卻是壹個“無聊的葫蘆”。擔任公關培訓負責人的戰士張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傳授技巧,讓文學會了與戰友輕松溝通,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