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資本結構論文

資本結構論文

資本結構是企業財務管理和資本運營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公司財務管理研究的重要問題之壹。以下是我為您收集的關於資本結構的論文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資本結構論文1

論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

對公司資本結構的研究往往得出相反的結論——壹些研究結果表明,負債率越高,公司業績越好;有些研究結果恰恰相反,被稱為資本結構之謎。為了解決這壹困惑,本文提出了公司規模可能影響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的猜想,並分別對在a股主板和中小版本上市的公司進行了比較分析,發現不同規模公司的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的關系確實不同,這證實了我們的猜想。

關鍵詞資本結構;公司業績;規模

壹.導言

傳統的公司財務理論認為,企業的資本結構包括資本的屬性結構和資本的期限結構。資本的屬性結構是指企業不同屬性資本(即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比例;資本的期限結構是指不同期限資本(如長期債務資本和短期債務資本)的比率。由於企業的資本結構可以影響企業的融資成本、納稅規模和治理結構,因此會對企業的經營業績產生壹定的影響。因此,如何通過融資方式的選擇實現企業經營績效的最優化,即如何確定最優的資本結構,已經成為公司財務理論和公司治理實踐中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已經初步形成了壹個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即資本結構理論。該理論源於莫迪利亞尼教授和米勒教授提出的MM理論:在壹系列假設下,企業價值與資本結構無關。然而,這些假設過於苛刻,在現實中難以得到滿足,因此其結論難以成立,但卻為學術界研究企業最優資本結構打開了閘門。此後,大量學者研究了這壹問題。然而,結果卻截然不同甚至相反。這就是所謂的?資本結構的奧秘?。

二、理論綜述和文獻綜述

1.理論綜述。(1)MM理論MM理論認為,在不考慮公司所得稅、業務風險相同但資本結構不同的情況下,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換句話說,在企業負債率從零增加到100%的過程中,企業價值和資本成本不會發生變化,即不存在最優資本結構。(2)修正MM理論。修正的MM理論是對原MM理論的修正和改進,它考慮了企業所得稅的影響,認為債務資本的使用可以降低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進而提高公司價值,因為債務資本的利息支出是免稅的。即公司業績與負債率正相關,100%的負債率是公司的最優資本結構。③米勒理論。MM理論創始人之壹莫頓?米勒教授在1976中提出了所謂的米勒理論,認為修正後的MM理論高估了債務的稅盾效應,因為個人所得稅的存在部分抵消了個人從投資中獲得的利息收入。但是個人從投資中獲得的利息不會被完全抵消,因此修正後的MM理論仍然有效,但大多數負債率低於100%。④權衡理論。根據權衡理論,MM理論忽略了兩個重要因素:財務約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事實上,只要使用債務資本,它們就可能出現。在考慮這兩個因素後,盡管債務可以給企業帶來節稅效應並增加其價值,但隨著資產負債率的增加,財務約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也會增加。只有使負債節稅收入與財務約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之間的差額最大化的資本結構才是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5)優序理論。優序融資理論認為,當公司面臨融資需求時,最優的融資順序是首先選擇內部融資,然後是債務融資,最後考慮股權融資。而且經營業績較好的公司在面臨融資需求時,更傾向於內部融資,即企業的優先融資順序是內部融資?債務融資?股權融資。因此,業績優秀的公司往往資產負債率較低。

2.文獻綜述。顯然,上述理論都有壹定的道理,但結論並不相同。因此,許多研究者希望通過實證研究來檢驗資本結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1)國外方面,蒂特曼和威少

(1988)對美國制造業469家上市公司從1972到1982的數據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公司業績與負債率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Jordan,Lowe and Taylor(1988)研究了從1989到1993的275家中小型英國私營企業的財務數據,得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與負債率正相關的結論。Frank和Goya(2003)使用了美國非金融企業從65,438+0,950到2000的近20萬個觀察變量的龐大數據庫,結果表明公司績效與資本結構正相關。(2)在國內,於和鄭(2010)對2000年以前滬深兩市農業上市公司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王娟和楊鳳林(1998)從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選擇了41個行業的461家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它們在1997、12、31上的融資結構,發現盈利能力與負債率呈正相關關系。劉東輝和黃晨(2004)使用回歸分析對295家a股上市公司的市場價格進行了分析。

對價值與資本結構之間的數量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公司價值與資本結構正相關。

可見,實證研究也得出了相反的結論。這是否意味著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不是單壹的?還有其他因素影響兩者的相關性嗎?鑒於此,我們提出壹個猜想:資本結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可能是不確定的,它們之間的關系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企業的規模。因此,本文試圖分別以大型上市公司和中小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分析來探究公司規模是否對其資本結構與公司管理之間的關系產生影響。此外,本文還將負債率分為流動負債率和長期負債率,並研究了它們各自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第三,樣本選擇和模型設計

1.樣本選擇。基於比較研究的需要,本文選取了兩個樣本。樣本的選取遵循以下原則:(1)只選取壹兩家同行業或類似行業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2)研究期間剔除發生過多。

追加投資或股東退出的規模;(3)剔除金融上市公司

劃分,因為財務公司的資產負債劃分與其他行業的公司明顯不同;(4)排除研究期間被ST或PT的企業。根據上述原則,最終選取了100家中小盤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代表性公司作為第壹個樣本,從滬深300指數中選取的300家藍籌股公司中選取97家代表性公司作為第二個樣本。兩個樣本的時間跨度分別為2005 ~ 2010和2000 ~ 2010。

2.變量和模型。(1)解釋變量。本文不僅考察了資產負債率對公司績效的影響,還考察了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因此,模型的解釋變量是流動負債率(CLAR)和長期負債率(LLAR)。②被解釋的變量。顯然,被解釋的變量是公司的經營業績,而用於反映公司業績的變量是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等。本文采用凈資產收益率(ROE)。③控制變量。為了增強模型的可靠性,在模型中加入了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增長指標(ROG),因為公司的增長與公司的經營業績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公司的預期增長能力將直接影響公司當前的生產和銷售情況以及未來的經營情況。此外,為了保證數據的可比性和使用的方便性,本文將CLAR、LLAR、凈資產收益率和ROG五個變量的值同時乘以100,去掉百分號。那麽,模型的形式是:ROE=?0+?1CLAR+?2LL

AR+?3 log+u,其中u是誤差項。

3.數據來源。本文所用數據均來自Wind金融數據信息終端和CSMAR數據庫下載系統。

第四,實證分析

使用Eviews6.0軟件包,分別對兩個樣本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如下統計數據:

從回歸結果統計表可以看出,兩個樣本的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在90%以上的置信水平上顯著,Ad的結果。R2和f檢驗也表明模型是可靠的。因此,兩個樣本的回歸方程為:

樣本1:凈資產收益率= 130.68+4.73克拉+11.04克拉10.08羅傑

研究結果表明,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公司的經營業績與其流動負債率和長期負債率正相關;然而,對於大型企業來說,這是負相關的。這證實了我們之前的猜測,即資本結構和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可能不是確定的,它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動詞 (verb的縮寫)原因分析

結合相應的公司金融理論,本文認為上述結果可能基於以下原因:雖然債務資本的節稅效應客觀存在,但債務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並不僅限於這壹方面。例如:(1)資產負債率的上升必然伴隨著權益資本比例的下降,因此經營風險也將同步上升,進而由於理性債權人對風險溢價的需求上升而導致融資成本上升,從而使債務資本對公司業績產生負面影響。(2)持有公司大量股權資本的股東往往是公司管理層的成員,他們最有動力做出有利於公司經營業績的決策。資產負債率的上升意味著權益資本比例的下降,因此管理層成員做出對公司經營業績最有利的決策的激勵也將下降,而成本(時間、精力等)。)對管理層做出的最優決策的要求往往會更高。因此,隨著資產負債率的增加,管理者對自己的最優決策將越來越偏離對公司的最優決策。負債率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取決於其節稅效應和其他效應的綜合結果。對於不同規模的公司來說,其他影響的大小和規模是不同的,這使得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具有不確定性。

不及物動詞摘要

本文的意義在於對資本結構之謎提出了壹種新的思考,並通過這種思路對資本結構之謎做出了相應的解釋。然而,這篇論文有明顯的缺點。例如,我們無法找到壹個解釋變量來反映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而只能比較兩個不同規模公司之間的差異來得出公司規模影響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間關系的結論。但是公司規模如何影響兩者之間的關系,公司規模是最重要的因素嗎?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它?這些問題在本文中都沒有得到解答,這也是後續研究的重點。

參考

【1】黃仙。公司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指南。2009(3)

【2】黃晨劉東輝。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關系的實證研究【J】。南方經濟。2004(2)

【3】魯。企業適度負債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6(2)

【4】馬林梅,王誌宏。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來自貿易行業的實證驗證【J】。2007(10)

【5】沈壹峰。資本結構理論的歷史【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6】唐·鄭國,。公司資本結構理論的回顧與展望【J】。管理世界。2006年5期

【7】楊鳳林王娟。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實證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98(6)

【8】王漢文。基於浙江民營企業的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調查【J】。浙江社會科學。2008(12)

【9】黃少軍易憲容。現代金融理論前沿【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10】鄒妮。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成長性、公司規模與資本結構的關系【J】。企業導報。2010(10)

於,鄭。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績效的關系【J】。金融與財務。2010(5)

蒂特曼,韋塞爾斯。資本結構選擇的決定因素【J】。財經雜誌。1988(4)

《英國小企業的戰略和財務政策》【J】。商業金融與會計雜誌。1998(25)

弗蘭克·m·z·v·k·戈亞爾?檢驗Capi的啄食順序理論

-tal結構?[J]。金融經濟學雜誌。2003

資本結構論文2

論資本結構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本文選取財務報表中的任意應計利潤來代替審計質量,通過修正的瓊斯模型計算任意應計利潤,並以中國上市公司2006年的數據為樣本檢驗資本結構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資本結構與可控應計利潤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關系。

關鍵詞資本結構;可控應計利潤;審計質量

介紹

近年來,由於大量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案例,審計質量成為人們關註的熱點問題。資本結構作為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之間的比例關系,是企業相關利益主體權利和義務的集中體現。它影響和決定公司治理結構,進而影響和決定公司治理效率。當上市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時,其盈余管理和操縱的動機明顯增強。註冊會計師審計的報表能識別相應的利潤操縱嗎?

目前,關於資本結構對審計質量影響的信息很少。本文試圖用具體數據進行定量驗證和分析。從而進壹步研究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並提出提高審計質量的建議。最終目的是優化企業資本結構,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降低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進而提高審計質量。

壹。文獻綜述

朱曉萍和於謙(2003)從公司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不佳,管理層需要粉飾報表以操縱利潤的角度指出,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會影響公司的審計意見。檢驗結果顯示,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例、上市公司年限等因素與公司收到非標意見的概率負相關,與資產規模、存貨占總資產的比例、凈資產收益率、現金流量比率等負相關。

張維國和王霞(2004)通過研究中國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指出,債務狀況會對公司的信息披露產生直接影響,而美國安然財務醜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司的高資產負債率造成的。理論上,公司杠桿越高,面臨的金融風險越大,被資本市場低估的可能性也越大;為了消除過高的負債率對股票市場的負面影響,公司管理層經常操縱信息披露,例如設立大量不納入合並報表的空殼子公司以避免其發生?舉報?財務風險,或利用盈余管理手段增加公司收益,從而表現出高資產負債率的積極效應。以往的研究表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高,管理者越會出於職業安全感的考慮進行盈余管理,從而降低信息披露質量。

王玉蓉和黃巧環(2008)對我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資產負債率、上壹年度審計意見類型和審計質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非標準?發表意見的概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這表明註冊會計師在客戶發生財務危機時更加謹慎,尤其是上市公司出現虧損時,會引起廣泛關註。非標準?意見更有可能。

第二,研究設計

假設的提出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並不是所有的具體指標都適合評價上市公司的審計質量。方俊雄等人研究了公司首次出現凈虧損時審計師的表現,其中壹個結論是,在中國目前的審計市場上,不同規模的審計師出具的審計意見沒有顯著差異,在成熟的外國市場上,將審計師規模作為審計質量的替代標準可能不適合中國的現狀。1996 Subramanyam國際原創對比研究?六個?會計師事務所和?非六?會計師事務所任意應計利潤的定價。研究表明,審計質量與可操縱應計利潤的信息價值有直接關系。目前,上市公司經常操縱可控應計利潤,並普遍存在盈余管理和管理欺詐行為,這將降低會計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造成財務報告中的信息失真。審計師應該發表適當的審計意見來揭示盈余管理和管理舞弊的存在,從而降低審計風險,提供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並增加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因此,本文擬采用可控應計利潤作為衡量審計質量的標準。

基礎財務數據和指標作為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指標,不僅反映了公司的基本資本結構,而且是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直接材料。本文將提出兩個假設來檢驗這些因素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資本結構中負債的比例影響公司的財務風險。為了驗證資產負債率是否能夠影響審計質量,我們提出了以下假設。

假設1:資產負債率越高的公司?粉飾太平?合並報表動機和盈余管理動機越強,可控應計利潤越高,審計質量越低。

因為債權人具有監督和確保管理者不操縱收益和報告誤導性會計價值的職能。隨著債務融資水平的提高,利益相關者(貸款人)的所有權利益也隨之增加,這導致對更高審計質量的需求增加。為此,做出以下假設。

假設2:債務融資水平越高,公司可控應計利潤越低,審計質量越高。

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了2006年滬深兩市所有上市公司的樣本,剔除了金融保險行業和數據不完全的上市公司,最終得到1331個研究樣本。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主要包括:郭泰安研究服務中心的CSMAR中國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數據庫、中國股市的全權和非全權應計利潤研究數據庫、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數據庫等。

(3)變量定義和計算方法

1.因變量

本文采用修正的瓊斯模型計算非可控應計利潤:

NDAt/At-1 = a 1/At-1+a2(△REVt-△RECt)/At-1+a3p pet/At-1

其中,NDAt為t年度的非任意應計利潤,At-1為t-1年度的總資產,△REVt為t年度的營業收入與t-1年度的營業收入之間的差額,△RECt為t期間的應收款項與t-1期間的應收款項之間的差額,PPEt為t年度。

TAt/At-1 = a 1/At-1+a2△REVt/At-1+a3p pet/At-1+e

其中TAt是應計利潤總額,t是事件期間的年份,e是殘值。

從利潤總額中減去非全權應計利潤可以得到全權應計利潤,然後可以計算ABS(DAt/At-1)來衡量審計質量。

2.解釋變量

根據以上兩個假設,我們設置了以下兩個解釋變量(見表1)。

3.控制變量

影響審計質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研究與資本結構相關的因素。根據相關研究經驗和我國資本結構的獨特背景,我們主要選擇三個可能影響審計質量的指標作為控制變量(見表2)。

研究模式

為了驗證資本結構與審計質量之間的相關性,我們設計了以下多元回歸模型:

ABS(DAt/At-1)= A0+a 1 lev+a2LL+a3 size+a4 cash+a5QR+a6LQR

該模型的目標是揭示在影響資本結構的因素中,哪些因素與審計質量的相關性更顯著。

本文使用的統計分析軟件為SPSS 12.0。

三、結果與分析

描述性統計分析

利用表3中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結論:(1)ABS(DAt/At-1)的最大值為4.959,是上壹年總資產的4.959倍,這表明上市公司存在較大的盈余管理空間;同時,24%左右的可支配應計利潤絕對值的平均值也說明了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常見盈余管理行為。(2)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差異很大。例如,最高的資產負債率高達970%,而最低的僅為2.1%。樣本中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在60%左右,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3)平均長期負債率在9.62%左右,這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目前的債務水平偏高,上市公司資金周轉困難的可能性增加,進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對公司經營構成潛在威脅。(4)樣本中的平均現金流負債率約為18.5%,這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凈現金流不足,公司需要通過短期債務來確保正常運營。(5)平均流量比約為1.41,速凍比約為1.30。按照國際慣例,企業的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壹般不能低於L,否則短期償債能力不足。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的流動比率明顯偏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低。

回歸分析的結果

回歸方程後,F統計量為10.857,在0.01的水平上具有顯著性,即ABS(DAt/At-1)與杠桿、LL、大小、現金、QR和LQR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上具有顯著的線性關系。

從表4的多元回歸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資產負債率與ABS(DAt/At-1)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表明資產負債率會影響可酌情計提利潤,資產負債率越高的上市公司可酌情計提利潤越高,從而降低審計質量。長期負債率與ABS(DAt/At-1)的相關性不顯著,說明長期負債率高的上市公司審計質量不壹定低於長期負債率低的上市公司。

資產規模與ABS顯著正相關(DAt/At-1),說明資產規模越大、效益越好,盈余管理的動機越大,可控應計利潤越高,會降低審計質量。

四。結論

本文在分析審計質量度量方法的基礎上,選擇利用調整後的橫截面瓊斯模型估計的可控應計利潤作為財務報告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通過研究與資本結構相關的六個變量來分析資本結構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並通過理論分析和調查統計得出資本結構與審計質量之間存在壹定相關性的結論。本文的局限性在於,由於篇幅和時間的限制,沒有充分考慮到除可支配應計利潤以外的審計質量計量方法對財務報告審計質量研究的影響。

參考

【1】方俊雄,洪建橋,李若山。中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影響因素研究:發現與啟示【J】。審計研究,2004,(6):35。

【2】王玉蓉、黃巧環。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因素的實證分析【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62-64。

【3】吳春燕來明敏。審計質量的測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會計月刊,2005年,(5):35-36。

【4】叢屹。審計意見類型能反映審計質量嗎?[J]。中國審計,2002,(4):75。

【5】王霞張維國。中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動因分析【J】。會計研究,2004,4。

【6】海蒂·範德·鮑懷德,瑪琳·威勒肯斯,安·蓋爾明克。審計公司規模、公眾持股和公司?全權應計項目管理【J】。國際會計雜誌,2003年,(38):1-22。

【7】黎錦華。審計質量對具有高投資機會的公司更重要嗎?[J]。會計公共政策,2009,(28):33-50。

【8】黎錦華,費迪南德·A·古爾。拉文思和浩華的審計質量差嗎?[J]。會計與公共政策雜誌,2008,(27):217-237。

猜妳喜歡:

資本結構畢業論文。

2.資本結構論文

3.資本結構優化論文

4.論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

5.資本結構優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