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36氪獨家

36氪獨家

小米 汽車 之外,小米集團的另壹支造車團隊也在集結。

36氪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小米控股的生態鏈公司智米 科技 已加入造車大軍,前通用泛亞的電動 汽車 項目負責人馬永東加盟,負責智米的整車業務,同時,不少北汽的電子電氣架構人員也在近期加入智米。

更能表明智米 科技 造車意向的是,有 汽車 設計公司已經在和智米接洽,對接整車設計工作。

“智米的造車方向也是乘用車,首款車是SUV。”消息人士向36氪透露,智米 科技 的造車業務目前與小米 汽車 保持獨立,未看到小米行政體系對智米 科技 的明顯支持。

智米 科技 是壹家主營空調、空氣凈化器等產品的小米生態鏈公司。與其他小米生態鏈公司不壹樣,智米 科技 是小米的控股子公司,而其他生態鏈公司如石頭 科技 、追覓 科技 等僅有小米的少量股權投資。

從工商信息可以看到,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持有北京智米超90%股權,擁有實際控制權。劉德是小米生態鏈發起人,經常代表小米集團在生態鏈公司中持股。消息人士告訴36氪,在小米公司內部專有的OA系統中,也能看到北京智米 科技 公司的人員體系。

針對上述信息,36氪向智米 科技 核心管理層求證,對方未立即回應。

今年3月末,小米集團宣布造車,計劃10年投入100億美元,首批投入100億元。9月,小米 汽車 實體公司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北京,工廠也定在亦莊。

小米 汽車 團隊擴張迅速,目前已經超500人,研發中心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武漢等地。據36氪了解,小米 汽車 的整車研發重心在上海,北京團隊更偏重自動駕駛、座艙和供應鏈等。小米 汽車 的首款車會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

雖然小米是全球頭部手機公司,擁有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積澱,但新造車浪潮早在2014年就已發起,如今突出重圍的蔚來、小鵬 汽車 和理想 汽車 等,都已經建立起品牌認知和完整的產品研發體系。從小米 汽車 推出首款車的時間點來看,將會面臨壹場激烈競爭。

雷軍顯然也看到了這壹局面,他的規劃相當激進,第壹款車第壹年的銷量就要達到10萬臺,這幾乎是當下新造車公司耕耘3年的成績。而小米 汽車 在推出第壹款車後,此後三年還要保持每年推壹款新車的節奏,總銷量要達到百萬臺。

緊迫的造車進度,或許是小米布下智米 科技 這條造車線的出發點。消息人士向36氪分析,小米宣布造車後,吸引到的資源充沛,多線布局造車,或許可以平衡各方訴求,同時也在內部賽馬,加快造車節奏。

但這同樣也會是個挑戰,榮耀從華為剝離出來以後,再次在國內市場趕超小米手機業務。雷軍多線作戰的風險又多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