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金虎是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的教授。

金虎是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的教授。

構建作物核心種質新方法的蒙特卡羅模擬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不同耐冷性玉米種子多胺代謝的調節及其對抗寒性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提高種子質量新技術研究(科技部中波政府科技合作項目);

主要蔬菜作物種子和種苗質量高效快速分子檢測(浙江省科技廳項目);

絲瓜新品種選育(杭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煙草種子和幼苗多胺代謝調控及抗寒性提高的研究(雲南省煙草公司項目);

主要農作物種子種苗質量控制體系建設與應用研究(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優先主題));

不同類型作物種子吸收的系統性熒光化學物質特征及防偽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轉基因高油棉花新品種選育(農業部轉基因重大專項中具有特殊轉基因特性的棉花新品種培育任務);

煙草種子防偽研究(雲南省煙草公司項目);

煙草種子抗逆及多重抗逆種衣劑的研究與應用(雲南省科技廳項目);

玉米種子發育過程中多胺代謝與種子活力的關系:

種子引發技術研究。種子科學研究進展;

種子生化分析原理與技術;

種子科學;

種子生物學;

種子檢驗;

種子儲存;

種子加工技術;

實驗設計和SAS分析;

計算機應用技術。(1)主編《種子貯藏與加工》(普通高等教育“十壹五”國家規劃教材)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

②主編,種子科學與科學出版社,2010

(3)主編《種子生產》(全國農林院校“十壹五”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年。

(4)主編《種子生活力測定的原理和方法》,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年。

(5)主編《種子水分測定原理和方法》,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

(6)主編《種子加工與貯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7)主編《種子生物學》(普通高等教育“十壹五”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主編《現代種子經營與管理》,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

(9)主編,種子貯藏與加工(課程教材為21世紀),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

(10)主編《種子貯藏原理與技術》(農業部種業培訓教材)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

(11),主編,《農作物良種繁育員》(全國農業職業技能培訓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

(12)副主編《種子檢驗原理與技術》,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13)《種子加工原理與技術》副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14)副主編,《種子健康測定的原理和方法》,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2年。

(15)主編,種子科學(課程教材為21世紀),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16)農業出版社《種子科學》編輯,1993。

(17)主編,《種子產業化的歷程》,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

(18)主編,雜交水稻種子工程,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19)譯者,1993國際種子檢驗規則,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20)主編,《農作物種子檢驗員考核學習讀本》,中國工商出版社,2006 1。“壹種提高種子活力的固體引發方法”(專利號ZL03129616.5。

2.“油菜種子包衣劑”(專利號ZL03129618.1)

3.壹種提高超甜玉米種子抗寒性的種衣劑(專利號ZL 200610155114.9)。植物種子老化箱(專利號ZL2007 2 0303149.2)。

2.“小種子發芽水培集成箱”(專利號ZL2008 2 0082649.2)

3.“煙草種子發芽床筆”(專利號ZL 200920192865.7)

4.“壹種不澆水的有標記種子發芽箱”(專利號ZL 201029180077.6)1。種子檢驗數據處理系統軟件V1.0,註冊號:2004SR11873。

2.電泳圖譜繪制系統軟件V1.0,註冊號:2006SR07107。

3.品種鑒定系統軟件V1.0,註冊號:2008SR02119 1。“植物遺傳資源核心種質構建新方法研究”,獲2009年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排名第壹)。

2.“優質高效多抗蔬菜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2008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三)

3.“優質高效多抗蔬菜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2008年杭州市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三)

4.“雙列雜交遺傳模型和分析方法研究及種質資源評價”,2006年浙江省科學技術壹等獎(排名第二)。

5.“作物雙列雜交遺傳模型和分析方法及種質資源評價研究”,2004年教育部科學技術壹等獎(排名第二)。

6.“種子科學課程體系與教材建設”,浙江大學2004年教學成果壹等獎(排名第壹)

7.“種子包衣及引發新技術在直播水稻中的應用研究”,2003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排名第壹)。

8.浙江省精品課程《種子生物學》2005+0996.6-1996.9德國《種子技術》。

1996.10-1997.10就讀於波蘭波茲南農業大學,獲植物育種與種子技術理學碩士學位。

1998.8,2002.2赴波蘭波茲南農業大學學術訪問。

2000年8月-2006年5438+0.9訪問愛荷華州立大學並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3.10-2004.1德國官方農業檢驗研究院八月合作研究。

2004年5月: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第27屆國際種子檢驗協會大會上的發言。

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康乃爾大學訪問全國農作物種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7)、全國農作物種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種子檢驗技術委員會(SAC/TC37/SC4)副主席、浙江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作物學會理事、中國植物病理學學會種子病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2000年以來的論文選編

1.曹大德,胡軍,高春華,關永軍,張順,肖建峰。腐胺浸種可以提高玉米的耐冷性。種子科技,2008,36(1):191-197

2.曹大德,胡軍,黃曉霞,王曉軍,關友軍,王振峰。sh2甜玉米F1種子發育過程中籽粒營養成分變化與種子活力的關系。浙江大學學報B輯,2008,9(12):964-968

3.曹大德,胡軍,朱松,胡軍,納普。sh2甜玉米種子發育過程中內源多胺變化與種子品質的關系。園藝科學,2010,123(3):301-307

4.高春紅,胡軍,張勝,鄭玉英,Knapp A .多胺與玉米基因型低溫敏感性的關系。植物生長調節,2009,57(1):31–38

5.低溫脅迫下殼聚糖種子引發對玉米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B,2009,10(6):427-433

6.胡軍,朱梓妍,宋偉軍,王建春,胡偉明。沙引發對直播水稻發芽和田間表現的影響。種子科技,2005,33(1):243-248

7.引發與殺菌劑結合對萵苣發芽和侵染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2005,4(6):449-454

8.胡軍,謝曉軍,王振峰,宋偉軍沙引發對高鹽脅迫下紫花苜蓿種子萌發和生長的影響。種子科技,2006,34(1):199-204

9.胡軍,朱軍,徐洪明。基於作物基因型值的三種取樣策略逐步聚類構建核心種質的方法。理論和應用遺傳學,2000,101(1-2):264-268

10.胡軍,朱軍,徐洪明。基於棉花基因型值的核心種質樣本容量和不同性狀的特性研究。浙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A,2001,2(1):89-93

11.胡軍,朱梓妍,宋偉軍,王建春。沙引發對直播水稻種子萌發和生理變化的影響。種子科學與農業國際論壇會議錄。技術與種業發展,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2,pp185-191

12.邱軍,王瑞敏,嚴建忠,胡軍。烯效唑種子膜包衣促進油菜幼苗生長與淹水脅迫下生理變化的關系。植物生長調節,2005,47(1):75-81

13.結合植物基因型值和分子標記信息構建核心亞群的研究。綜合計劃生物學雜誌,2006,48(11):1371-1378

14.王建春,胡軍,徐洪明,張。基於最小距離逐步抽樣構建核心種質的策略。理論和應用遺傳學,2007,115(1):1-8

15.王建春,胡軍,張春峰,張勝。利用基因型值和分子標記信息構建水稻核心種質的參數評估。水稻科學,2007,14(2):101-110

16.王建春,徐世成,黃曉霞,胡軍。利用基因型值構建棉花核心種質的不同遺傳距離評價。浙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9(5):356-362

17.基於纖維性狀基因型值的海島棉核心種質取樣。遺傳資源與作物進化,2006,53(3):515-521

18.徐世成,胡軍,李永平,馬文國,鄭永元,關永軍。煙草幼苗抗氧化酶對低溫脅迫的響應。中國農業科學2010,9(3):101-105

19.基因型和環境對絲瓜果實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及其雜種優勢分析。食品與農業科學雜誌,2008,88(2):290-293

20.高鹽脅迫下沙引發與糯玉米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生理變化。種子科技,2007,35(3):733-738

21.張樹生,胡軍,陳振輝,陳建峰,鄭艷艷,宋偉傑。鉛汙染對三個水稻品種種子活力的影響。水稻科學,2005,12(3):197-202

22.多變量主成分的響應面分析-壹種選擇種子處理最佳條件的方法。種子科學與技術,2005,33(3):699-703

23.張樹生,胡軍,劉恩恩,朱子元。播前種子水化處理提高直播水稻的耐冷性。種子科技,2006,34(3):593-601

24.不同環境條件下絲瓜果形性狀的發育遺傳分析。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2008,31(3):704-710

25.張勝,胡軍,張春峰,關友軍,張宇。絲瓜不同成熟期果形性狀的遺傳分析。浙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8(5):338-344

26.用蕓苔素內酯引發種子改善苜蓿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與鹽脅迫下生理變化的關系。澳大利亞農業研究雜誌,2007,58(8):811-815

27.鄭玉英,胡軍,徐世成,關玉軍,王曉軍。玉米胚多胺變化與種子吸脹耐冷性的關系。種子科技,2009,37(1):59-69

28.朱玉鳳,胡軍,張燕,關玉軍,黃曉霞,朱世軍。豇豆SSR標記在品種鑒定中的可轉移性。種子科技,2010,38730-740

29.曹冬冬,,熊,楊傑,。烯效唑包衣處理對花椰菜種子活力和幼苗質量的影響。種子,2005,24(4):65-67。

30.陳振華張勝金虎。鉛汙染對三個水稻品種種子活力的影響。中國水稻科學,2005,19(3):269-272。

31.高燦鴻、、鄭、。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變化及其與耐冷性的關系。應用生態學學報,2006,17(6):1045-1050。

32.韓立德,徐海明金虎人。夏播蔬菜感官品質性狀核心種質構建方法研究。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5,365,438+0(3):288-292。

33.韓立德,金虎徐海明人。核心種質數量性狀代表性評價指標的研究。生物醫學科學雜誌,2006,21(4):1-7。

34.何、、朱之瑜、阮、。逆境下混合鹽對水稻種子萌發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2,28(2):175-178。

35.、蔡。低溫下超甜玉米種子吸脹的生理生化變化。作物學報,2001,27(3):371-376。

36.金虎,徐海明,朱軍。特殊種質資源保存核心庫的構建方法。生物醫學學報,2001,16(3):348-352。

37.胡為民、金虎、宋文建、段先明。超幹長期貯藏對不同類型水稻種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影響。中國水稻科學,2003,17(4):379-382。

38.黃新賢、朱水金、、、葉、。核DNA復制與種子質量的關系。種子,2009,28(12):54-59。

39.金虎謝秀娟。沙引發對鹽脅迫下苜蓿種子萌發和生理生化變化的影響。種子,2003,(4):5-6

40.、許勝春、、鄭、。不同煙草品種萌發期和苗期耐寒性鑒定。科學技術通報,2009,25(6):807-811。

41.李,,,。抗寒劑包衣對超甜玉米幼苗質量和產量的影響。作物學報,2004,30(9):955-958。

42.李,,朱之瑜,。抗寒劑包衣對低溫脅迫下超甜玉米生理生化變化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4,30(3):311-317。

43.婁劍鋒,謝秀娟,金虎,邱軍。不同引發處理對鹽脅迫下苜蓿種子萌發和幼苗生理生化變化的影響。上海農業學報,2004,20(3):86-89。

44.邱軍、金虎、宋文建、謝秀娟、何榮渺。油菜種衣劑中烯效唑最佳濃度的篩選及包衣後田間藥效研究。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4,30(2):153-158。

45.宋文建金虎邱軍。植物提取物降低油菜種子帶菌量的初步研究。種子,2003,(5):1-2。

46.邵、、。不同酸度殼聚糖溶液對玉米發芽和幼苗質量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5,365,438+0(6):705-708。

47.沈小賢、曹冬冬、金虎、宋文建、胡為民。用A-PAGE電泳鑒定豇豆品種。種子,2006,25(3):19-21。

48.宋文建、金虎、邱軍、耿紅勇、陸鳳龍。種子包衣技術在直播水稻中的應用研究。《種子技術與產業發展國際會議論文集》,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2年,pp130-133。

49.宋文建、金虎、邱軍、耿紅勇、王仁民。直播水稻專用種衣劑的研制及應用效果初探。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5,365,438+0(3):368-373。

50.樓建,,曹東東,周。貯藏過程中溫度和水分對生物包衣油菜種子壽命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4,30(4):363-368。

51.王、、、。基於基因型值和分子標記信息的水稻核心種質評價參數。中國水稻科學,2007,21(1):51-58。

52.王、、張新覺、徐群、周勝利、徐勝春。不同水分條件下鹽引發對油菜種子萌發和幼苗形成的影響。種子,2004,23(1):6-8,12。

53.王、、王、。sh2超甜玉米乳熟期籽粒糖積累酶活性的變化及相關性分析。生物醫學雜誌,2006,21(2):313-319。

54.王、、王、。sh2超甜玉米乳熟期粒重和碳水化合物的變化及其與溫度和降雨量的回歸分析。生物醫學學報,2005,20(4):456-462。

55.王、王、、。甜玉米F2籽粒品質的遺傳特性、雜種優勢及親子回歸關系的sh-2分析。生物醫學學報,2007,22(1):145-152。

56.、邱、、、王。不同遺傳距離聚類和取樣方法構建作物核心種質的研究。作物科學學報,2004,30(9):932-936。

57.許勝春、、王。打破絲瓜種子休眠的研究。種子,2006,25(1):41-42。

58.楊文清、金虎、譚紅、宋文建。赤黴素包衣對黃瓜種子萌發和幼苗不同部位生長的影響。種子,2005.24(12):16-17.20。

59.楊文清、張才芳、金虎、張勝、宋文建。響應面法結合主成分分析優化黃瓜種子GA3包衣濃度和貯藏時間組合。生物醫學學報,2007,22(2):323-328。

60.楊文清,張穎,葉宋冀,張勝,金虎。2,4-D包衣處理對黃瓜種子萌發、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種子,2007,26(1):43-45。

61.鄭、曹冬冬、、關、。多胺對玉米種子吸脹過程中耐冷性和種子萌發能力的影響。作物學報,2008,34(2):261-267。

62.鄭、、、高燦鴻、。玉米自交系萌發期和苗期耐冷性鑒定研究。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6,32(1):41-45。

63.朱艷芳,朱,,金虎。棉花ISSR-PCR反應體系的均勻設計與優化。棉花科學2010,22(3):202-208。

64.朱艷芳,朱,,鄭,。ISSR分子標記技術在植物種質資源研究中的應用。種子,2010,29(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