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趙乃摶的個人著作

趙乃摶的個人著作

趙乃摶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師從著名經濟學家賽利格曼,學習經濟思想史。所以他不僅有著紮實的國學根基,還系統學習過西方經濟思想史。加之當時去古未遠,乾嘉學風余緒尚在,因此他在研究經濟思想史時很容易受到近代史學家治學方法的影響。

史家治史有兩大要害,其壹在於史料之搜集與運用,其二在於史識之高下。因此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曾說:“有壹分史料說壹分話,沒有史料就不能講,不能空說。”在具體操作上,乾嘉學派講究“言必有據,凡立壹說,廣征博引,凡引資料,必經精審”,“廣集史料,據實立說,精於考辨,嚴於取舍”。這些史家精神與方法,早在其博士論文《理查德·瓊斯:壹位早期的英國制度經濟學家》就有涉及。理查德·瓊斯這樣名不見經傳的經濟學家,在當時屬於較為偏僻的選題,由於史料缺乏,此前壹直無人涉足。但趙乃摶卻以我國史學家之精神,鉤沈輯玄,收集到瓊斯出版文章、著作和與瓊斯相關的文章、著作幾十部,對此導師賽利格曼大為激賞。1936年是亞當·斯密《國富論》出版160周年,趙乃摶寫了壹篇《國富論學說述原》,把斯密思想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他在材料上下過極大功夫,所引用的相當壹部分材料都很罕見,至今尚未看見其他經濟學家研究過。

趙乃摶壹生著述頗豐,僅在西南聯合大學時期就發表論文《近40年來經濟科學之發展》、《經濟理論與財政政策的聯系》、《經濟階級和社會理想對於經濟理論之影響》、《靜態經濟與動態經濟》、《經濟循環中萎縮姿態的象征與因素》、《遺產稅之性質及其社會意義》、《我國工業化的經濟條件》、《對於我國地政問題的管見》、《現代企業的4大連鎖及其4大過程》、《家庭經濟之真銓》、《經濟建設的遠景和近景》等50余篇。但作為研究經濟思想史的壹代宗師,真正能反映其學術風貌,成為傳世經典的著作莫過於《歐美經濟學史》與《披沙錄》兩部大書。

《歐美經濟學史》是壹部研究歐美經濟思想史的著作,本是趙乃摶多年來為北京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講授經濟思想史課程所用的講義,後經整理潤色,初稿成於滇南之鵝塘。遺憾的是,此書本欲於1948年出版,但由於政治形勢巨變,正中書局攜紙型與原稿遷往臺灣。不久又因兩岸對峙,未能在大陸出版。但“在臺北卻壹而再、再而三地出版***發行了八版之多,在臺灣和海外得到較為廣泛的流傳”。而趙乃摶教授對於該書在臺灣的出版,並沒有得到任何稿費。出版社方面為此曾表示:趙乃摶現在並不在“自由世界”,不能發給他任何稿費;只有在他到達“自由世界”以後,才能付給稿費。趙乃摶教授對此壹笑了之。臺灣學術界的有識之士,對此曾提出意見,認為這種說法和做法毫無道理,並為之打抱不平,但亦均無濟於事。 專攻經濟思想史的青年經濟學家梁捷對此書贊譽到,和同壹主題的其他著作相比,“無論體例、內涵或是眼界高下,頓時現出層次來”。表明中國的歐美經濟思想研究“竟然曾經與西方壹流水平如此接近”。

《歐美經濟學史》所以能在臺灣壹版再版,根本原因在於這本書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它對歐美近代各流派經濟思想家的學說包羅較為完備,其中著重對70多位歐美經濟學家的生平和經濟學說作了專門的考證和論述,***約45萬字。不僅論述了重商主義、重農主義、古典學派資產階級經濟學說和庸俗派資產階級經濟學說,而且也論述了空想的和科學的社會主義學說。對於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既有介紹和論述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專章,又有介紹和論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專章。本書在資料考證上,詳實可靠,有些資料不僅註明了出處,而且還引用了原文,初學的讀者可以節省許多查找原書的時間,書後還附有詳盡的文獻目錄,包括歐美經濟學史之文獻、中文歐美經濟學史參考書、研究中國經濟思想史之文獻等附錄。因此,這是壹本很好的經濟思想史的大學教程,表現了趙乃摶在史料運用及考據方面的深厚的功力。 在緒論中他就迫不及待地對“經濟學”壹詞的來龍去脈、發展過程考證的壹清二楚。而且他還直接表述了對考據的極大熱情,“有時為研究示範起見,將幾位經濟學家的思想源流,尋出他們的來龍去脈……有時想做壹點考證工作,對於若幹在當時重要性不甚顯著的經濟學家,指出他們在經濟思想史的發展上有相當貢獻”。在對各個學說進行比較時,提要鉤玄,斷語準確精審,既點其要害,又惜墨如金,頗具史家風範。顯然這些都是《歐美經濟學史》奇絕之所在。

新中國成立後趙乃摶致力於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編成《披沙錄》5卷,填補了這壹領域的學術空白,為後人在這壹領域的繼續研究做了開荒鋪路的工作。趙乃摶用34年的時間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典籍中整理出我國歷代學人的經濟學思想。其間還大量運用了史學門類中的目錄學知識,最難能可貴的是,對專業和非專業書刊中的資料都做到較為全面的揭示。因此《披沙錄》壹出,贊譽極高,被公認為這壹領域的扛鼎之作。從趙乃摶的博士論文到《歐美經濟學史》再到《披沙錄》,我們看到史學家治史的方法在歐美經濟思想史研究中的第壹成功運用到逐漸成熟,又看到此種方法在回歸於對中國思想史的研究時臻於大成的完美表現。可以說,西南聯合大學時期寫成的《歐美經濟學史》,在其學術思想生涯中,上承博士論文之精神,向下則開啟了壹部治中國經濟思想史的地圖——《披沙錄》。 從《歐美經濟學史》到《披沙錄》,其間相隔幾十年。前者是歐美經濟思想史,後者是中國經濟思想史。但兩者與其他專家的經濟思想史著作相比,卻明顯具有壹個突出特點——史學家治史方法的大膽運用。

而《披沙錄》在此基礎上,更大膽地將史學門類中的目錄學運用其間。目錄、索引之學起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作用,最見治史者功力,非博學通才者不能為也。趙乃摶挾數十年之功力,披沙礫金,不僅成功運用了目錄學這壹工具,還將古今的目錄學方法比較有機地結合起來。甚至將提要與索引相結合,運用人物為標題的帶有主題性的篇目索引,在促進經濟學水平提高的同時也發展了目錄學。有人說,趙氏治學愈晚愈規模愈宏,功力愈純。所謂規模愈宏,當指《披沙錄》批閱萬卷,沙中淘金,終成600萬字的鴻篇巨制;而功力愈純,與其籠統說治經濟思想史之功力,不如說是史學家治史之功力,愈晚愈精,至精至純。 1.重商主義與重農主義的比較研究(英文版),1924年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論文。

2.理查德·瓊斯:壹位早期英國的制度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30年紐約出版。

3.五十年代美國經濟思想的主流制度經濟學派,載《北京大學五十周年校慶紀念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48)

4.歐美經濟學史(大學用書),臺灣正中書局,1948。

5.歐美經濟思想史。

6.披沙錄(第壹、第二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1987。

7.趙乃摶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系)歷任主任人物 時間 名稱 馬寅初 1918 經濟學門主任 顧孟余 1922~1925 經濟系主任 徐寶璜 1926~1930 同 上 秦 瓚 1931 同 上 趙乃摶 1932~1938 同 上 陳岱孫 1938~1945 西南聯合大學經濟系主任 樊 弘 1949~1952 經濟系主任 陳振漢 1952~1954 經濟系代理主任 陳岱孫 1954~1983 經濟系主任 胡代光 1984~1988 經濟系主任,經濟學院院長 石世奇 1988~1993 經濟學院院長 晏智傑 1993~2002 同 上 劉 偉 2002~2010 同 上 孫祁祥 2010~ 同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