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由於國家養老金缺口日趨嚴重,因此,“延遲退休”問題便被堂而皇之的搬上了桌面。在過去的幾年裏,大家熱議的焦點無非是關於延遲退休的年齡問題。退休年齡壹下延遲到65歲,這讓早已習慣了60歲退休的上班族難以接受,因此,大家便對此展開了激烈的對駁。
對於“延遲退休”我們究竟應怎樣看?筆者認為應該壹分為二的看。壹方面,我國平均退休年齡偏低是事實,相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我國的退休年齡幾乎是最低的,這不能不說我國人民還是比較幸福的,畢竟已經享受了這麽多年的60歲退休福祉。另壹方面,由於我國實行了多年計劃生育,直至今天導致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退休比例失衡,養老金缺口日趨明顯,社會負擔過重,這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關系平衡不利。
國家經過多年調研分析,決定實行延遲退休政策也是無奈之舉,這是與我們每個國人都息息相關的大事,我們理應理解並大力支持,這是毋庸置疑的。關鍵是在於我們每個國人是從國家大局利益出發,還是從個人小私利益出發。
圍繞延遲退休的大政方針,雖然已經不可動搖,但具體細節,國家還是要征求民眾意見的。比如說延遲退休的時限、方式等等,這是民眾最關心的,也是國家政策允許範疇的,民眾是有充分發言權的。
至於每年延遲多長時間,國家也考慮了民眾的適應期問題,不會搞壹刀切,通過二十年,也許更長時間,逐步實現延遲退休,讓民眾有壹個充分的緩沖期來調解,最終實現延遲退休的國策,達到預期的目的。
雖然說延遲退休可能損害到了壹部分人的利益,但最終是為了國家和人民長遠利益著想,做為公民,我們理應持理解和支持的態度,積極參與謀劃和建議,最終達成***識,幫國家分擔解憂,促進國家更好的發展,這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尺的義務。
所以說,對待“延遲退休”我們應理性的看待,我們不應有太多的責怪和抵觸,我們應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延遲退休”政策,是國家總體考量國計民生、社會經濟發展而采取的必要舉措,是國家與國際接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社會承負能力等多方面水平提高的整體發展策略,是對我們國家更好、更快發展極具深遠意義的大政方針,相信最終壹定會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並積極配合,最終實現國家和人民這壹歷史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