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馬遷
他遵從父親遺囑,立誌要寫成壹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壹次戰爭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
2、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誌向,表現了為國家和民族而奮鬥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句話不僅是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升華,也是對以***產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體現和拓展,是激勵人們奮發努力、不斷進取的強大動力。
3、牛頓
他7歲時就立定誌向要成為打開自然之謎的人,對於各種物理現象都認真觀察,到了10歲就能觀測天象和探索天體物理規律,16 歲就用實驗的方法測量風速等物理量,23歲發現萬有引力定律,24歲開始數學微積分的創造,26歲就成了著名科學家,對物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4、茅以升
他在11歲那年看到文德橋壓塌的悲慘情景,就立下了大誌,要為人們造壹條結實的橋。為了實現願望,他刻苦學習,考上了橋梁建築專業。後來他實現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錢塘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
5、霍金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牛津大學。畢業後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肌肉萎縮病。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