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分析師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分析師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介紹

@花花

曾任職於美團、騰訊、今日頭條擔任數據分析師。

操盤過上百億的資源評估,與大家壹起成長學習。

身邊是否遇見過這樣的大佬,無論工作多忙,總能堅持每周看完壹本書,堅持更新文章到相關平臺。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不禁感慨:大佬真的是很優秀。其實除了感慨,我們也可以嘗試做好時間管理,提高自己的效率,慢慢和大佬們靠近。作為分析師的我們,每天的工作狀態可能就是開會+取數+寫報告,如果是對接業務的分析師,那麽可能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取數中,那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

01 任務梳理,進行優先級規劃

拿出壹張紙,列出妳這個月要做的幾個大事情,分拆到當周是做哪幾件,分拆到當天是做哪幾件,先不用列優先級順序,想到什麽就寫在上面。可以用紙質的筆記本(個人比較喜歡用紙筆記錄的方式,可隨時記錄添加),或者是在線的記事本、印象筆記等等工具,利於任務管理。任務梳理完後,對任務進行優先級排序: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

第壹象限重要且緊急建議20%時間,需要立即去做。比如老板突然讓妳拆解某個異動,比較著急,或者是當天立馬要提交的某個分析報告,這類deadline很緊迫的事情。不過很多時候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都是來自於重要不緊急事情的拖延,也就是說這種壓力是我們自己強加給自己的。如果當天重要且緊急的事情超過50%,那麽整個人都是非常緊繃的狀態,短期內還好,長期這樣人容易陷入奔潰的狀態。

第二象限重要不緊急建議70%時間,有計劃去做。比如下個月要完成某個垂類增長方向的機會盤點,比較重要很有價值但是暫時不緊急,卻是最值得投資時間去做的事情。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不緊急,但是假如現在不重視它,它隨時都會發展成重要而且緊急的事情。

第三象限緊急不重要建議10%時間。比如臨時開個會議(非自己主R,只是同步方),這類事情如果較多,也會造成我們的忙碌。因為它緊急,需要放棄正在做的第二象限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會打亂我們工作節奏,甚至很多時候我們將其歸類為第壹象限,但其實仔細分析來看,是不重要的事情,只需要告知結果就好,完全沒有必要花費半個小時以及壹個小時參加整個會議。

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緊急不建議花費時間。如推銷電話等、不相關會議等,不能在這個象限裏投入自己太多的精力,能不做盡量不做。

如果工作中的需求來源都是比較臨時的,無法在工作前壹周或者前壹天規劃好,那麽就先把常規要做的事情安排好時間,預留新的需求溝通時間。在新需求進來的時候,需要充分和業務方溝通對齊,充分了解需求的背景,識別是否是偽需求,是否需要排到任務清單中。(不是所有的業務方在提需求的時候都想的很清楚,如果我們不反向push他們想清楚,那麽很容易之後需求會持續叠代好幾次)。總之做計劃要根據自己實際的工作節奏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2 專註高效的完成每壹個任務清單

假設在任務清單上面的事情都已經是不能砍掉的需求,且我們已經排好優先級了,那就開始專註高效的完成每壹個任務清單。這裏需要註意的是如果有些任務是比較大的項目,需要多天完成的,那麽可以嘗試著將大任務拆解成壹個個的子任務。比如做壹個小龍蝦品類的行業調研,我們會拆分成這幾個步驟:1、梳理相關的行研調研渠道;2、各個渠道信息搜集 3、搜集後的信息梳理匯總 4、撰寫報告。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很多人喜歡壹會做這個,壹會做那個,且可能拿起手機壹刷壹個小時就沒有了,不專註導致的結果就是效率很低。比較推薦的做法是開始做之前,預估下需要的時間,然後在完成任務期間計算實際消耗的時間,可以用手機自帶計時器或者aTimeLogger這種專門的記錄時間開銷的軟件,不過比較推薦用帶有番茄鐘工作法(壹個番茄鐘:學習25分鐘 休息5分鐘)的APP,如專註清單、Todo清單,當開始壹個番茄鐘時,註意力就自然而然的集中起來。如果在做事情過程中突然來了其他的事情打擾,建議先記下這個臨時來的事情,但是不要打擾正在進行的事情(除非是非常非常緊急)。當完成某壹項任務的時候,可以在任務清單上面點擊劃掉。

03 復盤任務時間消耗

定期的根據自己的任務清單及時間消耗情況進行復盤(如上提到的很多軟件都有復盤功能),可能會發現自己真實工作的時間遠比自己想象中的少。同時看看自己每天的時間消耗在哪類事情上比較多,為什麽緊急的事情變得多,有無可優化的方法,某項任務為什麽實際消耗的時間比計劃的要多等,利於優化自己的計劃以及更加精準的掌握自己完成某壹類任務的時間。堅信日拱壹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04 其他小建議

說到時間管理每個人的理解和節奏肯定是不壹樣的,我現在比較喜歡的方式是紙筆進行任務匯總及優先級排列+Todo清單APP拆解任務+Todo清單APP 記錄每個任務的完成+周維度復盤。除了上面這些流程化的任務管理,還有以下壹些建議給大家:

重復的東西看板化、產品化 :如果是經常遇到的某壹類問題,比如某個指標的異動分析,那麽完成可以總結拆解的分析框架,將其產品化下來。短期看總結推產品化可能會花費壹些時間,但是長期來看產品化是性價比很高的事情。

文檔管理 :周維度可以整理下電腦的文件夾,清楚的知道什麽東西放在哪裏,至少別人問妳某個東西的時候在5s內知道在哪裏去找,30s內能找到。

自己的1小時很值錢 :珍惜自己的時間,有自己的每壹分鐘都很貴的意識,認同並接受自己的1個小時很貴,相信就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做無意義的事情了。

識別高效率的時間 :找到自己最高效的時間,在高效的時間做難的事情,如果是高效率的時間做不用動腦的事情是不是有點太浪費。

嘗試多線程 :在路上、在跑步時完全可以聽壹些書籍、新聞,拓寬下自己知識面。

增強抗幹擾能力 :如果周圍的環境太嘈雜,心還能靜下來是最好的,但是如果靜不下來那可以戴壹個降噪耳機,通過物理降噪的方式來尋找安靜的環境,提升自己的專註力。

學會情緒管理 :對接業務方可能會遇到不好溝通的,盡可能將註意力都放在任務本身上,放到人身上容易影響到情緒,從而影響工作效率,要知道將目標完成才是最重要的。

適當做減法 :很多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要懂得舍棄壹些,專註於做重要的事情,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老做撿芝麻丟西瓜之類的事情。

05 相關書籍推薦

《奇特的壹生》 :可以學習柳比歇夫時間統計法,他堅持每天寫自己的時間清單,而且還做時間不同用途的分類詳細清單,每天每個周末每個月每個季度每年他都會匯總統計自己的時間支出,核算自己用在工作上的有效時間是多少。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講了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壹 、雙贏思維、知彼解己 、統合綜效、不斷更新這7個職場人重要的好習慣。

《見識》 :書中有很多很好的理念,也提到效率高低不取決於開始了多少工作,而在於完成了多少。很多我們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實想通了並沒有那麽重要。

《把時間當做朋友》 :從心智的角度來談時間管理,可以引發壹下自己的思考。

《精進:如何成為壹個很厲害的人》 :作者提出了壹種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續精確的努力,撬動更大的可能。

1、回“數據產品”,獲取<大廠數據產品面試題>

2、回“數據中臺”,獲取<大廠數據中臺資料>

3、回“商業分析”,獲取<大廠商業分析面試題>;

4、回“交個朋友”,進交流群,認識更多的數據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