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改革
圍繞奧運會,北京是重頭戲。
經營城市會因註意力相對集中而出現經濟階段性加速發展的現象,即所謂的奧運經濟。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奧運場館的建設和運營投資約為220億,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為2800億。可見,場館建設並不是奧運會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的主要因素,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更新給地塊和市場帶來的增值是最大的。
北京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羅認為,奧運會的影響力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舉辦城市,在北京主要集中在北亞地區;其次,這種影響是階段性的,在大會之後會減弱。他認為,全面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奧運會對北京的最大貢獻,這將產生以下影響:第壹,它將創造壹個新的城市中心;二是郊區將快速發展,特別是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據了解,亞洲北部將有12條道路和4條城市軌道形成的立體交通網絡,將有1135公頃的國家奧林匹克公園和13000畝的國家森林公園,這將大大改善環境。橫向比較悉尼和首爾等城市的發展可以看出,只要基礎設施做得好,市場形勢就會好。
咨詢公司市場總監龔顏葵認為,亞運會對程楠的影響是整個基礎設施的投資,程楠正在建設許多道路,因此南北價差可能會縮小。但從另壹個角度來看,亞運會的密集程度仍然拉大了與程楠的差距,而且這種匹配在短期內還會增加。
努力打好奧運潛力牌
奧運會對北京樓市的另壹個巨大影響是,它給了奧運板塊壹個新的發展機會,包括案名、產品、風格等。,所有新的房地產項目都打奧運牌。
例如,自去年以來開放的項目,靠近國家森林公園,被稱為奧林春天、奧林公園、林佳公園和林峰西奧中心。或者壹些項目有“奧運會”的聲音,如奧城和奧貝國際。這些項目以住宅為主,密度、綠化等品質和價格都較以往有所提升。例如,北苑置業的單價已經隨著奧運進程上漲了1000元左右。
此外,沈寂已久的高端公寓項目在亞奧板塊再次異軍突起,榮尊寶、九臺2000、凱旋城等公寓項目保持了良好的銷售態勢。
北亞形成新的中心。
論壇期間,羅等專家提出“城市中心北移論”,認為北亞將成為新的城市中心之壹。羅說:“我認為最大的機遇和挑戰是奧運會改變了北京的整體城市規劃。這是壹個大問題。整個市中心將向北移動。北移後,原來城鄉融合的位置將是未來新的城市中心。”
過去北京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現在北京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國茂和復興門壹東壹西,不對稱。原來的對稱點已經嚴重偏離。如果妳想平衡壹個城市的發展,有兩種方法。壹是開發原來經濟落後的地區,如在程楠大量投資,使其經濟迅速騰飛;另壹種方法是移動中心來平衡它。如果長安街還是中線,北京的發展肯定會不平衡,所以城市中心北移勢在必行。
“讓我們看壹看。北五環離北六環遠,南五環和南六環之間的規劃卻這麽窄。這是為什麽呢?我認為從這個規劃中可以反映出,市政府現在已經把雅北作為市中心和三個中心區。”羅·高波這樣解釋他的“北移理論”。
價格波動取決於需求
業內有壹種說法是,2008年之後,北京房地產價格將不可避免地大幅下跌。專家們對此有不同的意見,但大多數人認為房價的波動最終取決於需求。如果奧運會前價格嚴重上漲退出市場,價格將不可避免地回落。
中原地產顧問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監徐成峰認為,奧運會帶來的需求是巨大的,但其大規模是短暫的,無法帶來當地房地產的持久管理。根據中原的了解和分析,奧運會結束後,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將出現下降,而且趨勢明顯,降幅較大。
羅不認為房價壹定會下跌。他認為壹個地方的變化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取決於政府對這個地方的發展規劃和投資。北京的發展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主辦城市。人們對這種房子的購買需求是極其巨大的,而且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因此市場不會迅速惡化。
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陳堅博士表示,在未來幾年中,由於奧運因素的影響,北京的房地產業將有壹個巨大的發展,但如果這種發展超出了範圍,預計房價將下降。許多人認為奧運會將在整個城市轉型過程中促進北京北部的發展,但陳堅認為,在整個北京城市轉型過程中,在2008年之前,北京程楠還將在基礎設施方面有壹系列行動,包括北京火車站、南大街、南六環、整個亦莊地區的建設,以及北京南部基礎設施的快速完善, 這將使北京程楠的發展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價格差異將進壹步縮小。 我們相信,在未來幾年,程楠整個基礎設施的升級和北京城市轉型的成功將使程楠的房價大幅升值,並縮小南北價差。羅戈博
羅現任北京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理事、美國南加州大學房地產碩士、同濟大學建築管理工程學士。
實物補貼在未來的住房保障體系中可能分為三個層次:廉租房主要面向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家庭;面向低收入家庭租賃保障性住房;限價商品房將面向拆遷戶或無房戶。
8月8日,《中國經營報》從建設部壹位官員處獲悉,租賃型保障房將是未來發展方向。廉租房、租賃型經濟適用房和限價商品房將共同形成實物住房保障。
曾有媒體報道,目前“買多租少”的住宅市場將成為“租售並舉”的市場,廉租房建設將加強,保障性住房將淡出歷史舞臺。對此,建設部出面辟謠稱,廉租房不會取代經濟適用房。
面向低收入人群的租賃型保障房將成為發展方向。
8月8日,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取消保障房制度是不可能的!但下壹步保障房的建設和銷售機制會有變化,比如租售並舉或以租為主。”
在經濟適用房的新政策中,通過出租出售來提高住房保障將成為壹種趨勢。
停放在北京天通苑保障房小區內的寶馬轎車(6月23日攝)。新華社
= = = = = =建設部:保障房制度永遠不會取消= = = = = = =
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保障房制度永遠不會取消。
“保障房制度不能取消!但下壹步保障房的建設和銷售機制會有變化,比如租售並舉或以租為主。”針對媒體報道的“保障房制度可能取消”壹事,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8日表示。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保障房制度可能被取消,廉租房制度將成為未來中國住房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國將加強廉租房建設,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但這並不意味著取消保障性住房制度。”該負責人透露:“相關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可能會有所調整,這是促進我國住宅租賃市場發展的壹項措施。有可能在未來,經濟適用住房將從以前的簡單銷售轉變為租售並舉或以租為主。政策壹旦研究制定,就會對外公布。”
建設部:保障房制度可能取消是壹個神話。
中國住房市場將逐漸從“銷售導向”過渡到“租售並舉”
“保障房制度可能被取消”的說法並不準確。8月7日,建設部表示,目前,我國廉租房不會取代經濟適用房。
建設部相關人士表示,真正切實可行的辦法是在保障性住房政策中增加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等新內容,完善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多層次性。廉租房適合低收入人群,而經濟適用房是為了解決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在中國的住房保障體系中,它屬於不同的層次,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該人士表示,“廉租房不會取代經濟適用房”的認識是壹種誤解,認為中國住房市場將逐步從“銷售導向”過渡到“租售並舉”。目前,中國的二手房租賃市場遠未發展起來。目前,建設部將進壹步采取措施促進租賃市場發展,以扭轉社會上“重買輕租”的局面,完善我國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
住房保障系統正在醞釀保障房或將“以租代售”
經濟適用房將以出租方式出售。
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媒體報道的計劃實際上是在今年宏觀調控政策之前誕生的,但它早已被否決。取而代之的是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限價商品房並存的新方案。
在新計劃中,經濟適用房將出售給低收入人群,而不是過去的情況。
上述建設部官員向記者解釋,我國住房產權年限是70年。在大多數地區,經濟適用房是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但壹個家庭的收入在70年後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壹次性出售使得經濟適用房制度缺乏退出機制。
= = = = = =老百姓:誰是經濟適用房?========
這是北京天通苑的壹處出租屋,精裝修的浴室裏配備了沖浪浴缸(6月23日攝)。新華社
壹個綠化面積占40%的社區有112個地下停車位,8棟6層住宅樓,高度為18米,最大的樓之間的距離為27米。在388套房子中,最小的是93平方米,最大的是壹套復式住宅,層高為65,438+050平方米。在房管局的檔案中,這套住宅的登記性質為“經濟適用房”,其1.58元的均價似乎符合經濟適用房的特征。
然而,記者最近不斷收到線索投訴,稱這個根本不像經濟適用房的社區有數百套房子從未落入低收入家庭手中。據知情人介紹,該小區共有388套房屋,其中126套房屋被鄭州某政府機構“買走”,130多套房屋被某外地企業異地認購。在這些購房者中,有人以65438+萬元的價格將房屋轉售給“中低收入家庭”。
鄭州政府機關以經濟適用房名義購買豪宅。
經濟適用房:別讓人民望而卻步。
“豪華”經濟適用房和“權力福利”
= = = = = =專家:應取消保障房制度= = = = = = =
專家:保障房制度應取消提供低價消費住房。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住房開發的屬性不準確,整個房地產開發完全商業化,導致房價高燒不退。”長期從事城市經濟研究的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發展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94%的住房開發被歸類為“商品房”,“保障房”僅占6%,但其性質是微薄的“商品房”,而廉租房不到1%。
揭開保障房“機構團購”的疑雲
近日,河南省鄭州市龍新苑保障房小區被市直屬機關集團購買的消息被媒體曝光後,保障房如何不能再被權力觸碰的話題再次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不過,據本報記者調查,這種“隱情”也存在於相鄰的兩個保障房小區龍祥苑和龍傑苑。該集團買家包括鄭州市房地產管理局及其下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