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2008年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2008年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這是資本主義帶來的必然結果,是這壹時期發展的壹個過程,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使它的危害最小化 !!!

這次金融危機正在深入發展中,發展是硬道理!這句話是有那麽壹點地撲不破的味道。發展往理性方向進行時,無非兩種可能,壹種是危機引發革命,世界上出現新的社會主義浪潮,社會主義的理想得以新生。另壹種是危機造成社會的改良,資本主義再壹次不得不往理性社會靠攏。不管是那種事件出現,人類社會都是在此次危機後前進了的,資本主義體制必然走向他的反面。

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大蕭條;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幹預經濟措施及引發經濟滯漲後果,這次貸危機——起源於2001年,由於在美國的民間團體——國民按揭協會等三家主要相似機構的住房貸款證券化部分,已經占所有抵押貸款的近壹半。美國按揭貸款市場按照信用等級的高低,分為優質貸款、次級貸款和介於二者之間的貸款三種。所謂次貸危機,是指大規模向償還能力差的低收入階層貸款買房,並將這種住房貸款(次級貸款)證券化所引起的金融性危機。所謂證卷化就是購房者的按揭銀行將按揭者的還貸作為壹種期權債務在各個金融機構之間進行債務權力的轉讓,因為這裏面有利可圖,還債人始終受還款制約,而由於大量存在買房者(利用貸款買房是受到社會及政府積極鼓勵的),房價直線攀升,房價市場預期看好,貸款購房者更是如潮如浪,那些金融機構正是看好這種趨勢而發明了各種次貸債卷的多方轉手買賣,當這種轉手多轉上幾手時,出現了最後接手的持有債卷者對手中的大量債卷人的各種情況無從而知,連債務人的基本情況都不知道,這種債務必然出問題。結果,2007年7月就爆發了美國次貸危機。這次次貸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格式危機中的最新版本,以往從未出現過,這也是所謂為了刺激GDP的金融創新的成果,全球盼望GDP高漲的國家都步其後塵而出現多多少少的次貸危機。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壹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其特征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這次2008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應該屬於債務危機引發。

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固有的內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恐慌,更是以嚴重的金融危機為先導。

金融危機有其制度根源,是資本主義危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存在於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的貨幣信用機制,壹旦金融活動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以金融活動高度發達為特征的現代市場經濟本身是高風險經濟,包孕著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壹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又壹重大特征。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超國界發展的最高形式。各國在經濟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知識國際間的頻繁流動,

綜上所述,現代市場經濟不僅存在著導源於商品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危機,而且存在著金融信貸行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過度與資本市場投機過度而引發的金融危機。在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市場運行機制的危機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機不只是在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難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現於施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格局的國家體制中。

全球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壹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誌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壹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湧,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世界範圍金融危機的烏雲正在聚集,未來兩年內,全世界將出現壹次新型的金融危機。這壹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將是壹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