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同學趣事(二)——畢業37年聚會

同學趣事(二)——畢業37年聚會

望著書架上這張按38年前畢業照同樣站位拍照的照片,去年國慶中秋期間,全體802同學相逢相聚的生動畫面又時時浮現在眼前,分別37年第壹次重逢相聚,令人難忘。

“802”寓意80屆(2)班,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中山中學文科班,當年李煜華是班長,本人是團支部書記,適逢母校成立60周年慶典,經過微信群發動、聯絡和有效組織,全班同學統壹穿著印有“中山中學802”字樣的橙色T恤衫集體參加校慶活動,成為校慶活動現場的壹道引人註目的風景線。

1980年夏天我們是先畢業再高考,我們班應屆畢業的只有李煜華考取了福建師範大學,我和其他99.5%的同學壹樣愧疚落榜,大家各自回家,除少數幾個有條件的同學選擇了參軍當兵外,絕大部分同學都各自回鄉務農。我因離專科線差3分落榜,經吳國珍老師的推薦,我去武平壹中高三文科班回爐(復讀),後來考取江西財經學院讀書,畢業後又留校任教,後來又調珠海工作,三十七年過去了,很多同學都不認識了,此次藉中山中學成立六十周年校慶機會,重逢相聚實乃人生幸事,雖然時間不長,但所有同學都重新認識,利用壹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盡情敘舊,盡情喝酒,劉興章(三哥)、王德操(操古)、溫德全(七古頭)、謝新榮(根子)、張昌進、蘭世雄、鄭建新、鐘華連,還有林英曉蘭夫婦……等等同學都異常熱情,十分可親可愛,紛紛召集同學進行交流聚餐。令我欣慰的是,我的高中同學們在老家都發展的很好,不論是生產工作還是家庭生活,個個新房大宅,個個子孫滿堂,每個人都有精彩的人生故事。六號早上操古和昌進陪我進民主找鄭建新同學摘冬瓜,這兩個當年沒和我說過幾句話的老同學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壹路山路壹路故事,我答應操古和昌進,壹定要把他們及同學們的故事寫出來,等畢業40年聚會時供大家分享。

? 事實上,因為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中山中學就讀,同學比很多人都要多得多,很多初中同學如邱建光、徐朝珍、陽發和舒橋等都是同學兼發小,加上高壹升高二時,為了高考留級重讀高壹,加入802班,因為年齡相對大壹兩歲,加上留級和高考的壓力,我和802同學交集好像不太多,倒是79、甚至78屆的寶華、超金、建昌、林鷹等等同學來往較多,以至去年六月廖錦堂、謝新榮和鐘春英從廣州到珠海來看我,除了對錦堂有點印象,其他兩位女同學沒有壹點記憶,但仍然假裝記起很多事,慢慢回憶。其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為了高考,為了讀大學,78屆沒考取的師兄到79屆繼續讀,79屆沒考取的也到我們80屆繼續讀,都屬於正常現象,而我本身應該79屆高中畢業,為了打好基礎,重讀高壹自然與802的同學做同班同學,領80屆畢業證書,壹起照畢業照,而建光,添才和德福等同學,79年已畢業,雖然不屬80屆,也不和我們照畢業照,但又真正同窗***讀壹年。所以,我認為同學的概念不要分太清楚,只要同窗***讀過,不論哪壹年畢業,有沒有壹起照畢業照,都屬於壹個班集體,如果這樣,802班就不止50個同學啦。這壹點,徐冠英就是好同學,他和我同年,但他78屆畢業,沒考取,休息壹年後又加入我們802學習壹年,結果和我壹樣也沒考取。這次校慶,冠英同學既參加我們班的集體活動,又參加寶華師兄他們78屆活動,忙得不亦樂乎。

? 這次802同學聯誼活動最令我感動和欽佩的是,除我和溫德泉等少數幾人是壹個孩子外,幾乎每個同學都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孩子,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孫子孫女或外孫外孫女;更令人驚奇的還有,當年自已沒考上大學的同學們,幾乎家家都有大學生,人人都有小孩在福州、廈門、南京等大城市工作。在三號下午的班會上,幾乎每個同學都自豪地輕松地介紹自已做了幾回呔呔(dai)或幾回外公呔。此後幾天走訪中,幾乎每個同學都住大屋寬房,特別是七古頭(父母生育13個兒子,他排第七),這個靠壹本字帖壹支毛筆練字三年在部隊當文書做誌願兵轉業的老同學,辭了公職,居然在鄉下羅田溪建造了壹座令人贊嘆的仿古莊園,其規模之大、裝修之精,環境之美令人不可思議。溫德全讀書時基本不講話,我只記得介紹他入團時,我說我兄弟姐妹8個,他說妳算什麽,我們家13個。

? 為了回老家參加校慶和802班同學聯誼,因時間安排沖突,我放棄了參加大學母校87屆畢業三十年同學聯誼,三十年前曾經做過壹年江財8360班的班主任,當年的班長況敬軍專門托太太帶回壹盒三支裝的紀念毛筆,無獨有偶,部隊轉業後留在南昌進賢工作的802同學潘順芹也送壹盒毛筆。這幾天壹直在想下次回家壹定要送壹盒毛筆給三哥劉興章,他是我們802同學中的書法高手,中山古鎮幾乎每家每戶過年大門上貼的春聯都出自他的筆墨。

? 同學友誼萬歲,留住同學記憶;紀敘青春往事,難忘同學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