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壹家星巴克是在哪離開的?
在蕓蕓財經評論員中,Slate的格羅斯最愛拿星巴克借題發揮。此君認為,要以壹個品牌代表引發環球金融海嘯的兩大泡沫(樓市和信貸狂潮),非星巴克莫屬。他認為,壹個地區的星巴克分店愈多,在金融風暴中所受沖擊便愈大。在海嘯源頭美國,單是紐約曼哈頓便有接近200家星巴克;樓市泡沫爆破前住宅發展項目最多的加州、佛羅裏達州和賭城拉斯維加斯,也以星巴克分店高度集中見稱。克洛斯因此認為,星巴克股價與美國樓市壹起在2006年春見頂,此後壹沈不振,絕非意外。與紐約並列國際頂尖金融中心的倫敦,星巴克分店多達256家,比曼哈頓猶有過之;最近面臨嚴重貨幣危機、政府大規模救市的南韓,全國星巴克分店達253家;以中東第壹金融中心自居、人口只有140萬的迪拜,星巴克分店數目也達48家……。從銅幣的另壹面以證其說。受信貸風暴影響最小的非洲,整個大陸只有3家星巴克,且集中在埃及壹國;北歐的瑞典、芬蘭和挪威1家也沒有,丹麥也只有3家;意大利同樣是星巴克絕跡之地。格羅斯自己也承認,他的“星巴克理論”並非無破綻。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全市有27家星巴克,不能說少,但在拉美地區中堪稱“避險天堂”;俄羅斯只有6家星巴克,但難敵金融風暴。金融危機跟星巴克數目是否有關,仍待深入考證。不過,大家不妨抱寧信其有的態度,點算壹下中國大陸有多少家星巴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