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長與山海經 》裏的阿長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據朱忞、謝德銑、王德林、裘士雄編著的《魯迅在紹興》壹文中是這樣寫的:
魯迅在塾師周玉田先生那裏最先知道的壹部書是《山海經》。可惜周玉田先生已經找不到這部書了。但這事不知怎的給長媽媽知道了。她有壹個過繼的兒子,住在鄉下,名叫五九,是專門做裁縫的,技藝高明。當她知道魯迅渴望得到這部書的時,就把這事告訴了五九,五九很快就把這書弄來了。在壹次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長媽媽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壹見面,就將壹包書遞給魯迅,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妳買來了!”
很顯然,編者在這裏要表達的意思是書是五九買來的。而長媽媽的兒子幫魯迅買書也是合情合理的。五九是裁縫,技藝高明,自然攢了不少錢。而自己的媽媽又在周家做保姆。魯迅又得媽媽的喜歡,周家在城裏也算是有臉面的人物。於情於理,五九買書都成立。
《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與山海經 》是魯迅的壹篇回憶性敘事散文,選自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載於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壹卷第六期。文章描述了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表現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的性格。文章的語言充滿深情,傳達出對長媽媽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無知的時光的深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