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的“皮爾方案”中,加沙地帶是巴勒斯坦南部阿拉伯區的壹部分,在地理上並沒有同約旦河西岸分離。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包括加沙地帶在內的1.15萬平方公裏地域劃歸“阿拉伯國”。由於阿拉伯國家反對,“阿拉伯國”未能成立。1967年“六·五戰爭”中,加沙地帶被以色列占領。
根據巴以簽署的相關協議,加沙地帶1994年5月成為巴勒斯坦率先實行有限自治的地區之壹,並壹度成為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實施單邊行動計劃,開始從加沙地帶撤軍,當年9月12日,以完成撤軍,結束對加沙地帶38年的占領。加沙真正回到巴勒斯坦人懷抱。但長期以來,由於以色列動輒實行封鎖政策,加沙地帶民眾處於極端貧困狀態,6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2007年6月,哈馬斯與巴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在加沙地帶發生沖突,哈馬斯奪取了加沙地帶控制權。自哈馬斯全面控制加沙地帶後,以色列關閉了加沙地帶通往外界的關口。以色列的封鎖造成加沙地帶生活用品極度短缺,民眾生活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