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消息震驚了無數人,沒日沒夜的守在電腦前,發現還是打不過人工智能機器人。聰明的細菌總結出來的。這篇關於7級地震的報道總共用了500字左右,配了5張圖,可謂圖文並茂,分為9個部分。
資料顯示,中國地震臺網的寫字機器人是2015下半年開發的。機器人會根據本地數據網絡、接口調用、空間分析等技術自動撰寫文章,並通過新聞客戶端、微博、微信、短信、郵件等方式快速向公眾報道。2016投入測試,現已開始接入各平臺。
當然,這在中國並不是第壹個。早在14年3月,美國洛杉磯發生4.4級地震。《洛杉磯時報》使用機器人,花了三分鐘寫了壹條地震新聞。類似的寫字機器人當然國內外都有。對於地震、財經報道等新聞,寫作機器人已經非常成熟,但寫作畢竟是個人需要思考的事情,整體推廣機器人寫作還是壹個漫長的過程。那些公式化的稿子,可以用機器人代替。地震寫作機器人的普及,最大的意義在於讓人們意識到代表未來的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