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祛濕的反應,不是問艾灸的水泡,而是咨詢艾灸祛濕補陽。艾灸療法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解郁祛濕、補益楊琪的作用。艾灸壹年四季都可以,尤其是秋季,經常艾灸很容易避免常見病。
艾灸取穴-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處,是保健的強項。長期艾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的功效。
2.命門穴:位於南洋醫療控股艾營業部後面第二腰椎下,肚臍對面。它是人類生命力的中心,是生命力“停留”的地方。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臍上4寸。艾灸1-2柱能有效緩解胃病的各種癥狀。
4.足三裏穴:膝外下方3寸,脛骨外側約壹橫指處,艾灸1-2柱。
5.豐隆穴:小腿外側中點,肌肉鼓起的地方。此穴有良好的祛濕作用。每天艾灸30分鐘,能有效健脾祛濕。
6.謝溪穴:腳背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此穴為全身化痰祛濕穴,對緩解下肢水腫有很好的效果。艾灸每天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