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英語中也有壹些表達,如“東亞虎”、“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等,指的是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的由來: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經濟都像上世紀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壹樣突飛猛進,因此得名。
擴展數據
亞洲四小龍的形成模式;
1、儒家文化背景基礎: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省都位於“儒家文化圈”,文化背景相當相似,而傳統的勤儉節約、重視教育等觀念都有利於經濟發展。
2.西方價值觀的影響:韓國和臺灣省在上世紀60年代到60年代,在美利堅合眾國的影響和援助下,得以與西方的價值體系和經濟體系融合。新加坡和香港都曾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的殖民地,深受法治、教育和經濟的影響。英國人民打下的基礎設施也成為了未來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基礎。
3.政治穩定性高:韓國、臺灣省、新加坡當時都是威權政體,香港是殖民政府主導。穩定的政治環境有助於刺激經濟發展,政策相對連貫壹致。
百度百科-亞洲四虎
百度百科-亞洲四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