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制“兩系法”雜交水稻,開創了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
3.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2018 2018 2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授予“改革先鋒獎章”,被授予“雜交水稻研究先鋒”。中國習近平主席簽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國勛章。
擴展數據: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工作。1964首次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了科學試驗。1970年,他和助手李必虎、馮克山在海南發現了壹株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袁隆平在國內率先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他在第壹篇論文《水稻雄性不育》中提出:“要想利用水稻雜種優勢,首先要利用雄性不育”。他的理論和研究實踐是對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傳統觀點的經典遺傳學理論的挑戰,極大地豐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理論和技術。
百度百科-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