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蘭】
基本解釋
疑慮、芥蒂等消除後心態平和的樣子。
詳細說明
1.疑慮消除的樣子。
劉義慶《世說新語·南朝·宋》:“故釋然,而無疑。”宋的《孟茜碧潭魔術》:“放開妳的心,沒有必要恢復。”魯迅《寫給婁渭春的信》:“初聽謠言,多為惡言,欲信其有。今天看到他的字跡,我心裏就放心了。”
2.消融外觀;折疊外觀。
劉唐·禹錫的《河步賦》:“所以我遵循道的心,當我準備好的時候我就會下定決心。內觀可疑,冰猶釋然。”荀《數策·審時度勢》:“久治不愈,則不止於此,而浸於其中,則泄而崩。”明劉基的《李煜馬倩》:“三代人仍用膠鏟沙。雖然它們有時會融化,但它們不會放手。”
3.描述理解。
《新唐書·杜傳》:“朕即位後,處理過失,如釋重負。”王進·徐若《道學源流序》:“知自然與知人欲之別,始於最粗最精,前所未見,而後世人釋然,知其然。”清衛景《伊名論》壹:“三聖之義連貫,知此可解萬民之言。”
4.開心的樣子。
莊子萬物論:“若不讓其南下,有何理?”成舒:“如釋重負,令人愉快和美麗。”宋·司馬光《論富貴利祿》:“京師壹日雨未盡,君臣便寬心相慶,不再顧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