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據收集
廣泛收集研究區的地質、礦產、重力資料,地質檢驗證書資料,物性資料,探礦權資料,采礦權資料,工作程度資料,以便更有效地確定航磁異常的性質。
2.航磁異常的排列
從全國航磁局部異常數據庫(11000多條異常)、航磁異常卡片(400多份)和歷年航磁報告中篩選出與磁鐵礦有關的異常,編制出鐵礦已知/推斷航磁異常分布圖。
圖5-1河北省灤南-遵化地區鐵礦綜合調查區工作度圖
1-大中小鐵礦床;2—大型調查項目工作空間及代碼(詳見表5-1);3 ——灤南-遵化地區鐵礦找礦完成區;4—航磁δT異常的彩色等值線圖
圖5-2鐵礦找礦靶區優化工作流程圖
圖5-3晉冀遼西鐵礦重要成礦帶航磁優化鐵礦靶區分布圖
3.編制鐵礦礦區和勘查(開采)權分布圖。
基於中國鐵礦礦產資源圖(1:500萬)(趙等,2005),華北地區1:1.50萬、1: 20萬、1:5萬等圖。
截至2009年收集的鐵礦探礦權和鐵礦采礦權分布圖疊加在鐵礦分布圖上。
4.航磁圖編制
編制航磁△T剖面圖、航磁△T等值線圖、航磁△T剩余異常剖面圖、航磁△T極化等值線圖等相關圖件,為分析研究提供基礎圖件和位場轉換圖件。
5.區域成礦地質背景及成礦規律研究。
通過對區域成礦地質背景和成礦規律的研究,提取控礦條件信息,為航磁異常定性解釋提供地質構造依據和依據。
6.典型礦床研究
在研究重要成礦帶典型礦床的基礎上,建立了確定鐵礦找礦標誌的地質-地球物理找礦模型。
7.航磁異常篩選
根據地質-地球物理找礦模型和鐵礦找礦標準,對過去未編號的低慢異常或強磁異常進行重新解釋,對以往航磁異常推斷解釋結果進行復核和重新解釋,篩選鐵礦誘發異常。
8.物性數據的補充測量和疑似礦致異常的探測
在重要的鐵礦成礦區,在需要定量解釋但缺少物性數據的地區,補充實測物性數據;航磁異常偵察,異常形態好,找鐵礦前景好,但尚未驗證。
9.關鍵航磁異常的重新解釋
關鍵航磁異常的定性和定量解釋。
根據重要成礦帶的地質、礦產和地球物理資料,對選取的航磁異常進行成礦地質構造、磁性、地形地貌、異常特征和綜合地球物理方法分析,並給出定性解釋。
對重點礦致異常進行2.5D人機交互定量計算,確定磁性礦體頂部在地表的投影範圍、埋深、寬度和產狀。
10.鐵礦找礦靶區的優化
通過對控礦條件的分析、找礦標誌的研究以及對重點鐵礦的礦致異常進行定性和定量解釋,篩選出具有找礦前景的航磁異常,圈定了找礦靶區。
總之,鐵礦找礦靶區優化的重點是礦致異常的篩選。通過對航磁異常的篩選、分析研究、再推斷、再篩選,篩選出與鐵礦關系密切、具有良好找礦前景的航磁異常。最後,根據異常分布特征圈定了找礦靶區,為下壹步鐵礦勘查部署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