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道德規範的隱私與保密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道德規範的隱私與保密

心理學家有責任保護那些尋求專業服務的人的隱私,同時意識到隱私在內容和範圍上受到國家的影響。

家庭法與職業道德的保護與約束。

2.1心理學家有責任向尋求心理咨詢和治療專業服務的人解釋工作的保密原則以及這壹原則的應用限度。在家庭治療、團體咨詢或治療開始時,保密原則應首先在咨詢或治療團體中確立。

2.2心理學家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保密原則的適用是有其限度的,以下情況是保密原則的例外:(1)當心理學家發現尋求專業服務的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嚴重危險時。(2)當專業服務尋求者患有致命傳染病,可能危及他人時。(3)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或虐待時。(4)當法律要求披露時。

2.3發生2.2中的(1)、(2)、(3),心理醫生有責任警告對方的法定監護人或可識別的第三人;在2.2中(4)的情況下,心理醫生有遵守法律的義務,但要求其出示法院和相關人員的合法書面要求,並保證此類披露不會給臨床職業關系帶來直接損害或潛在傷害。

2.4只有在尋求專業服務的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心理學家才能對心理咨詢或治療過程進行記錄、錄像或演示。

2.5心理醫生專業服務的相關信息,包括病例記錄、測試資料、信函、錄音、錄像等資料,屬於專業信息,應嚴格保密。只有經過授權的心理學家才能訪問這些信息。

2.6心理學家在討論因專業工作需要進行心理咨詢或治療的病例,或者將病例用於教學、科研、寫作等工作時,應當隱瞞可能識別尋求專業服務者相應身份的相關信息(尋求專業服務者書面許可的除外)。

2.7心理學家在展示尋求專業服務的人的音頻或視頻記錄或公布其完整病例之前,需要得到另壹方的書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