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是壹個常見的誤解。這種誤解來自於後來人失去了赫拉克利特觀察事物的獨特眼光。我想,正是這種獨特的眼光,使得赫拉克利特在沈浸於生活世界中的川流不息和變化、紛爭、對立時,不僅觀察到了這些變化,而且抓住了變化中所包含的更微妙、更內在、更深刻的東西,並把它作為根本重要的東西反復談論。但後來人們脫離了這壹視野,所以他們只能從外部和表面上理解赫拉克利特。比如像斯多葛學派那樣,從壹個變化的宇宙觀或者自然哲學的角度去理解赫拉克利特的哲學,把它作為自己的思想資源。
當然,對赫拉克利特來說,世界正處於變化、爭執和對立的狀態,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存在於世界的變化、爭議和對立中並驅動它的東西。這是什麽?我們說這不過是赫拉克利特創造性地提出的“邏各斯”。赫拉克利特曾經在不同的地方給它起了不同的名字,比如“壹”、“神”、“靈魂”、“智慧”。正因為對赫拉克利特來說重要的不是變化,而是變化中更微妙的東西。所以,面對以知識多元著稱的博學之士,赫拉克利特說了這樣壹句發人深省的話:“博學不教人有頭腦;因為(否則)它已經教了赫西奧德和畢達哥拉斯,還有克塞諾芬尼和赫卡泰。”(Part 40)這句話很典型。這足以說明,對赫拉克利特來說,抓得多不是智慧,而是有更重要的東西在裏面。只有抓住了這壹點,讀書人才有頭腦,或者說,他有腦子。同樣,在另壹個地方,赫拉克利特說,“如果妳不聽我的,而聽邏各斯的,妳會同意壹切都是壹。這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