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類建築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不應大於屋頂總面積的20%;單個立面(包括透光幕墻)的窗墻面積比不應大於0.70,其計算應符合下列要求:
1.凸凹的立面朝向應按本標準附錄D的要求確定,凸窗的立面朝向按立面朝向計算;
2.樓梯間和電梯間的外墻和窗戶應包括在計算中;
3.外凸窗的頂面、底面和側面面積不應計入外墻面積;
4.凸窗的頂部、底部和側面不透光時,應按窗洞口面積計算窗面積;凸窗的頂部、底部和側面為透光結構時,凸窗的面積應按透光部分的實際面積計算。
當建築單體立面窗墻面積比小於0.40時,透光材料的可見光透射比不應小於0.60;當建築單體立面窗墻面積比大於或等於0.40時,透光材料的可見光透射比不應小於0.40。
除了北向,其他朝向外側的窗戶(包括透光幕墻)都要遮陽。當設置外遮陽時,遮陽裝置應滿足以下要求:
1.西面應設置活動外遮陽,東面應設置活動外遮陽,南面應設置水平外遮陽;
2.建築的外遮陽裝置應考慮通風和冬季日照;
3.建築外遮陽系數應按本標準附錄C計算確定。
單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墻)的有效通風面積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甲類建築外窗(含透光幕墻)應設置可開啟的窗扇,有效通風面積不應小於房間立面面積的10%;當透明幕墻的開口面積不符合要求時,應設置通風裝置;
2.乙類建築外窗有效通風面積不應小於窗面積的30%。
註:外窗(包括透光幕墻)的有效通風面積應為開窗後的空氣流通界面面積。
西、北兩個方向的主要出入口應設置門或雙門,其他外門應設置門或采取其他減少冷空氣滲透的措施。
建築中庭應充分利用自然通風降溫,必要時應設置機械通風裝置。
建築設計應優先考慮利用自然采光。在自然采光不能滿足采光要求的地方,宜用導光和反光裝置將自然光引入室內,作為人工照明的補充。
電梯應具有節能運行功能。當兩臺或多臺電梯集中布置時,應設置群控措施。電梯應具有在壹段時間內無外部呼叫、轎廂內無預設指令時自動切換到節能運行模式的功能。
自動扶梯和人行道應具有空載時停止或低速運行的功能。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