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張德芬女士是華語世界頗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作家,張德芬空間創始人。[1]作為中國精神書籍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張德芬女士於2007年推出的第壹部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已經成為中國精神成長領域的必讀經典,影響深遠。
親愛的,外面沒有人,只有妳自己。成了書中的經典語言。
妳是否經常在微博和知乎上看到這樣壹個問題:妳想在五年或者十年後成為壹個什麽樣的人?
大部分人回答完這個問題後,就過去了。因為渾渾噩噩的生活,大多數普通人都不敢再談自己的夢想了。
無論我們被什麽樣的磁場所吸引,我們都應該遵從我們內心的聲音,這樣才能把自己從痛苦中拯救出來。
在物欲橫流的世界裏,張德芬女士可以說是壹個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她的出身,學歷,人生經歷,傾倒了無數普通人。
三次婚姻的經歷讓她思考人生。她曾經患過抑郁癥。看到有人解釋抑郁癥就像黑洞,黑狗?這是壹種極其可怕的疾病。大部分人都會誤解這個病,認為這是矯情,不就是心情不好嗎?
然而,疾病的根源在於心臟的堵塞。於是,德文老師開始了靈魂的探索,重建自己破碎的心。因為我打開了我的心扉,我擁有了現在的張德芬。
大多數人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思想和情感的奴隸。這句話似乎擊中了我的心。
我是壹個容易受情緒影響的人。有時候出了事,我就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經常看壹些關於情緒和心靈的書,因為我需要內化自己,強化內心,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師。
幾天前,我讀了張德芬老師寫的壹篇文章。她說適當的負面情緒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是抹去我們的負面情緒,因為我們是人,總會有不開心的時候。接受這樣的自己,然後調整心態。
就像《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壹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態,去看待這個世界上的人和事。俗話說,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如果妳也覺得生活太累,想尋找所謂的快樂,試著做以下三件事:
1.無論妳抗拒什麽都會繼續。
為什麽若菱總覺得生活很累?她在職場上的辛苦是體力上的勞累,但在生活中是妻子和兒媳。因為十幾年沒有孩子,婆婆和小姑的眼神讓她疲憊,老公的不體貼讓她身心俱疲。
所以,老公的那句話,孩子不會生,飯會煮。它深深刺痛了她,她跑出了門,選擇逃離這個冰冷的家,就這樣遇見了老人。
妳是誰,我是誰,他是誰。這種來自靈魂的拷問:妳能回答嗎?想必我們也無法壹下子真正回答自己是誰。因為我們的答案可能和若菱的壹樣,只是角色扮演。所以,我們要追求真實的東西,而不是執著於別人。
2.愛,快樂與和平。
這五個字好溫暖,聞起來像陽光。
我們壹直在尋找愛情,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我們都需要愛和被愛。喜悅由內而外綻放,自然來自妳的內心。
和平,甘地這樣的偉人是為和平而生的。今天的時代是和平的,所以我們有追求自己的權利,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和平與繁榮。
3.尋找真我的過程
不可否認,長大後,我們真的有太多的事情要想,要做,所以我們得不到簡單的快樂。由內而外的喜悅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在尋找真我的過程中,我們其實壹直在做。雖然經常走錯路,但是不知道從哪裏開始找。然而,我們壹直有壹種意識,我們在尋找真正的自我,以達到身體,心靈和精神的和諧。
其實只要妳每天花壹點時間審視自己的內心,那麽妳就會認真關註自己內心的變化,關註自己帶來的收獲和成長。
這本書的精彩不是三言兩語能看懂的。最近幾天,重讀這本書,就像精神上被洗過壹樣。
書的文字沒有那麽華麗,卻很真誠,直擊靈魂的拷問與反思。有時間可以打開這本書讀壹讀,尋找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