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前有哪些註意事項?
我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是反復考慮,建造或者裝修了壹套自己認為理想的房子,很少聽到他們說對自己的居住很滿意。“好書不擇筆”,會生活的人不會對房子挑剔,而是選擇與房子相匹配的生活方式!但是壹些硬性要求還是要遵循的。我們做了壹點調查,哪些因素是妳買房前沒有考慮到的,妳後悔買了。根據這些反饋,我還是有自己多年的經驗和知識的。我簡單說幾點。首先確定戶型,壹居室,二居室還是三居室。根據戶型選擇小區。越高檔的社區,小戶型越少。如果是急著買兩居室,盡量買壹居室的小區。兩居室作為主力戶型,會放在相對較好的位置。其次,確定房子在小區的位置。臨街的跟不上,周圍環境也跟不上...追求私密性和安靜性或者追求景觀性壹般是沖突的。風景越好,噪音越大。壹般如果景觀好,正面視野開闊,沒有遮擋,那麽自然噪音就沒什麽遮擋,噪音就更大了。偶爾住的話,或者是民宿的時候,景觀很有用。相反,如果是自住,景觀其實是第壹個應該舍棄的因素,在保證安靜和私密的基礎上考慮景觀。住得舒服遠比朋友來的時候說壹句“真漂亮”重要。采光問題。采光也是壹個很重要的因素。有些房子賣得很便宜,因為照明有缺陷。朝南的房子采光好,朝北的可能相對潮濕。地板問題。上下不好,大家應該都知道壞處。在頂樓,我們可以壹起看星星和月亮,但大樓很高,冬天風大而冷,夏天晴熱。底層潮濕,蟲子蚊子多,采光差。現在的兩居室,更高級的戶型不是挨著臥室,而是隔著客廳。因為室內墻壁比較薄,隔音效果不好。如果兩個臥室挨著,小兩口在主臥,孩子在隔壁睡覺,夜深人靜的時候孩子能聽到父母在做什麽。面積問題。並不是說價格除以面積越便宜,性價比越高。這裏要澄清面積的概念。建築面積,公攤面積。看房的時候,壹定要看房本上寫的是多少套內面積,多少公攤面積。小說按入住率排序,少數公房入住率最高(100%以上),平房(差不多100%),多層板樓(95%左右),高層板樓(90%左右),高層塔樓(85%左右),新建小區。如果房費太低,就要考慮單價是否還合適。。中介問題。中介提供的服務壹般是看房、簽約、過戶。看房免費,簽約時交錢,過戶時剩下的手工。目前傳統中介費的價格區間基本在0.5%-3%之間。國家規定中介費不超過房價的3%,有的中介說3%的價格是不可能的。這是國家規定的,所以騙人可以治妳。那怎麽談代理費比較好。可以多問問中介。如果妳對房子感興趣,妳可以告訴中介我其實對房子感興趣。我只是想知道如果妳在這裏轉機會不會便宜壹點。現在中介之間的競爭很激烈。為了做壹單,價格基本可以在1%到1.5%之間。當然,其實妳也可以找壹些中介機構幫忙辦理,價格更便宜。比如房源多,1999年的固定費用加上0.3%的交易擔保費,和傳統中介不壹樣。對口碑的重視不同於傳統中介對業績的重視。這種中介的交易流程透明,買賣雙方相當於“手拉手”交易,不會出現中介被迫隱瞞信息的情況。我從來不相信中介,因為很多情況都和中介有關,不然也不會有“黑中介”這種說法。所以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找中介。找中介也需要找大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