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我活不出妳想的樣子,所以不要對我有什麽期待。”

“我活不出妳想的樣子,所以不要對我有什麽期待。”

孟曉是獨生子。她從小就在父親的安排下做著自己似乎不喜歡的事情。高中在傳說中的魔鬼式復讀學校“毛坦工廠”,大學按照爸爸的意願考上了。但是在面臨實習的階段,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

孟曉說,他畢業後想當大學輔導員,男朋友在壹個小三線城市買了房,過著穩定悠閑的生活,但他父親覺得這是沒有出息的表現。

孟曉說,爸爸是壹個控制欲很強的人,這讓他壓力很大。但因為我是獨生女,所以經常不忍心違背父親的意願。但這麽多年的順從,似乎讓我不明白現在生活的意義是什麽。“其實我很想對父親說:我活不出妳想的樣子,不要對我有什麽期待!”

以前大學生都是分配畢業工作包,單位搶著要。記得很小的時候,有個表妹畢業後被單位選上,這兩年在深圳某處當了園林管理員。那時候我不知道上大學有什麽用。剛聽大人說上大學有希望。

現在每年有幾萬大學生,這讓很多人壹上大學就開始擔心未來的工作。

這種壓力不僅來自社會現狀,更來自父母的盲目期望。

近年來,有許多年輕人因為高考失利和無法面對父母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來逃避現實的壓力。也有很多年輕人因為父母沈重的期望而抑郁崩潰。他們不知道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麽,只是不停地在父母規劃的路線上奔跑,壓抑地追求著壹個又壹個目標。

中國的父母總是喜歡用壹句“我們都是為了妳好”來解釋壹切。這是多麽霸道無理的壹句話,不能還手!

2016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教授曾在壹次演講中透露,40.4%的北大新生認為生活沒有意義,他們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生活。

這個結果看起來很悲哀,我不禁要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麽?

這個問題可能沒有答案,但每個人都有權利在漫長的歲月裏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追尋自己心中的答案。而不是被定義和要求。這個意思應該是豐富多彩,自由自在,而不是和工廠車間流水線生產的螺絲壹樣。

但是,家長、老師、學校、輿論都掌握了這個意思的定義。然後要求我們在這個既定的標準下循規蹈矩,不敢犯錯,很少捫心自問,缺乏活出自我的勇氣。

我們看到太多的年輕人,遇到壹點小挫折就會無限放大,以為“天”要塌下來了。這裏的“天”是指外界在他們心中設定的標準。所以他們不敢正式受挫,也無法面對那些被定義的人,所以要麽抑郁,要麽自殺。

人們常說“中年危機”,什麽是“中年危機”?年輕人忙著追,中年以後才發現人生虛度,毫無意義。萌姐覺得更應該關註的應該是“青春危機”。只有解決了青年危機,年輕人才能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這才是避免中年危機最有效的方法。

最後,我想對那些正處於青春危機中的年輕人說,我們接受的教育,讀的書,走的路,不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優秀的人,而是為了讓自己。

別人都已經做到了,我們就做好自己吧。

既然父母和社會的既定觀念不可能壹下子改變,那就要先學會調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