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立信會計出版社的歷史沿革

立信會計出版社的歷史沿革

立信創始人潘序倫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會計專家和教育家。潘序倫先生的壹生是為中國會計事業奮鬥的壹生。

潘序倫先生,男,1893,江蘇宜興人。1921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先後獲得哈佛大學MBA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留學時,他選擇了會計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1924年,他懷著“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願望回國。

回國後兩年內,潘序倫先生被聘為國立上海商學院教務主任兼會計系主任、暨南大學商學院院長。在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他從西方引進和傳授了先進的會計知識和技術。

1927年1月,潘序倫先生創辦了壹家會計師事務所。他借用了《論語》中“人無信不立”的意思,將其命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以公平服務、建立信用為宗旨。他在商業活動中註重誠信和公平的原則。此外,他的寫作和外語基礎紮實,中西兼通。無論是承接會計和工商申請、咨詢,還是受托打官司,他的理由大多都很詳細,效率和質量都不錯。結果,他的事務所很快就名聲大振,員工逐漸增多,地址也多次搬遷擴建。自1937起,潘序倫先生在桂林、重慶、南京、廣州、天津設立了分公司。

潘序倫先生從自己當會計的經歷中,深切感受到中國會計人才的匱乏和新會計普及的緊迫性。出於這種認識,他在成立公司後不久就開始了會計教育活動。從1928,先後創辦立信會計補習學校、函授學校、大專、高職,為社會輸送了數萬名會計人才。真的可以說:“立信,立天下之信;潘序倫全力辦學,弟子十萬,桃李芬芳。”

65438-0937,潘序倫先生正式成立立信會計學院。後來由於日軍入侵,上海淪陷,他去了抗日大後方。在沒有辦學經費、沒有校舍的困境下,他四處奔走向社會募集資金,為會計教育事業歷盡艱辛。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集資修建了立信會計學院新校舍。解放後,在他的關懷下,立信繼續為上海和全國各地培養了大批會計人才。

1941年,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潘序倫先生從商務印書館收回《立信會計叢書》的版權和紙質形式,與生活書店合作集資。同年6月,他成立了立信會計圖書用品俱樂部,不僅出版立信會計系列,還印刷賬冊和表格,滿足工商急需。後來,該社還在桂林設立了分公司,並在成都、貴陽、昆明、Xi等城市設立了特約經銷處。

抗戰勝利後,立信會計賬簿用品有限公司從重慶遷至上海,業務進壹步發展。它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廠,在南京、天津、廣州設立了分公司,並在全國各大城市設立了特約經銷處,將圖書推廣到香港、澳門和南洋群島。之後,香港自行成立立信會計書籍及用品有限公司,新編出版了20多個系列。到1956年初,到立信會計圖書資料有限公司結束,已出版會計圖書1560余種,其中潘老撰寫、翻譯、編輯的約有三四十種。潘老說:“如果說我對中國會計學術有貢獻的話,編輯出版立信會計叢書是最重要的。”

楊先生曾深情地說:“無論是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學校,還是立信會計系列,都在我國會計工作、會計教育、會計理論研究的發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篇章。”潘序倫先生親手創立的“立信會計事業將永載中國會計發展史,

潘老先生為立信會計的發展付出的心血,同事們永遠銘記在心。

1986立信會計出版社恢復運營,由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主辦,上海市教委主管。此後,立信會計出版社在改革開放20多年後又有了新的發展。2003年,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立信會計出版社的發展也開始了新的壹頁。立信版圖書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立信會計的品牌美譽度越來越高。立信圖書受到讀者的青睞,其中《新會計原理-基礎會計》壹書的銷量已超過200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