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咨詢:高考來臨,家長感到焦慮。他們應該怎麽做?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中考和高考學生最後的沖刺階段,孩子們都在努力理解自己沒有完全掌握的東西。孩子們爭分奪秒地尋找可能遺漏的知識點。然而,在這個最需要全身心投入學習的階段,相當壹部分孩子出現了嚴重的焦慮情緒,甚至幹擾了正常學習計劃的完成。很多家長急得打電話給心理咨詢中心,問心理咨詢師,孩子高考前焦慮怎麽辦?北京燕園博斯心理咨詢中心最近接待了很多這樣的來訪者。壹問,家長擔心孩子考前有焦慮情緒。但通過咨詢,我發現很多家長自己也因為過度關心孩子的情況而產生了強烈的焦慮感,甚至無形中把這種情緒傳遞給了正在準備高考的孩子。案例:吳女士的兒子今年要高考了,這讓她整天吃不下睡不著,總是有很多心事。要麽是怕孩子考前生病,營養跟不上。只要聽到什麽保健品好,千方百計給兒子買;不然怕孩子復習不全面,到處打聽消息,收集考題怕遺漏。但吳女士發現,兒子總是嫌她嘮叨,嫌她吃力不討好,讓她無所適從。分析:雖然吳女士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對孩子來說往往適得其反。有些考生的心理問題經常被家長關註。多項調查數據顯示,許多高三學生感到最沈重的心理壓力來自父母,心理上的“考試焦慮”在壹些父母身上甚至比在孩子身上更加明顯。為了不讓自己的“考試焦慮”影響到孩子,家長應該註意什麽?(1)為了避免過度保護孩子,人們需要在社會中有正常的生活。如果孩子受到太多的關註,讓他覺得父母對他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的內心就充滿了恐懼,害怕如果他考砸了,父母會失望,從而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孩子和家長要以平常心面對高考,不要在家裏總說“高考長”“高考短”。家庭緊張往往不利於考生調整心態,因此需要營造良好寬松的家庭氛圍。(2)避免在孩子面前嘮叨。孩子面臨考試。有的家長壹開始不耐煩,總是沒完沒了地嘮叨:“就剩幾天了,復習的怎麽樣了?”“妳要註意提高效率。”“妳應該更加勤奮。”“這次考試不及格會影響妳的壹生。”這種嘮叨在不經意間制造了家庭的緊張氣氛。想要孩子考前情緒穩定,家長首先要保持壹顆平常心。最好是內緊外松,以免過於暴露自己的緊張情緒,影響孩子的心情。(3)避免幹擾孩子接近高考的家庭瑣事。為了維持孩子穩定的情緒,最近家庭中容易引起情緒刺激的事情,如父母吵架、與鄰居發生爭執等沖突,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以免孩子出現精神問題,增加孩子的煩惱。對於其他重要的家庭事務,最好在高考後再做決定,以免分散孩子的精力,從而影響考試成績。綜上所述,高考孩子的家長在孩子臨近高考的這個階段,需要更加關註孩子的心理狀態,同時關註孩子的焦慮情緒是否在影響其行為和言語。如果妳覺得自己有很強的焦慮感,壹想到“高考”就很擔心自己的孩子,那就需要盡快聯系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就高考問題安排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對父母進行心理輔導。避免家長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