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北宋著名教育家、宋初三教師之壹孫福簡介

北宋著名教育家、宋初三教師之壹孫福簡介

孫富(992-1057),本名明富,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孫武第49代孫。

孫富年輕時家境貧寒,父親早逝,但他從未停止學習和閱讀六經,貫穿義理。我四次去汴京參加科舉,都沒能做官。32歲後隱退泰山,潛心講學、教徒近20年。雖然他很窮,沒有權利接受經濟支持,但孫富對謀生不感興趣,他很高興生活在貧困中。他仍然在房間裏到處收集書籍,和他的弟子們壹起強調儒教和道教。有很多有道德的男人,如石傑,文彥博,範純仁等。,都是壹段時間的精英,都有很大的成就。被稱為“泰山先生”,與胡瑗、石碣並稱為“宋先生”。

李青二年(1042),範仲淹在朝鮮推行新政,與富弼等人壹起推薦孫富,並命其以國監身份直接發言。從此,孫福步入了仕途,宋仁宗也向他進貢。後來因為壹些事情被降職。何誌三年(1056),被舉薦復職,後遷寺。嘉佑第二年死於家中(1057)。宋仁宗出錢辦了葬禮,歐陽修為葬禮寫了墓誌銘。

角色的生活

早期經驗

孫富的家世和早年經歷不太確定。北宋仁宗天盛五年(1027),孫福三十六歲,範仲淹在南京(今河南商丘)應天府服喪,掌管政學。孫富告訴範仲淹,範仲淹給他經濟資助,給他找了份工作,還被授予《春秋》。範仲淹任期滿,復職後,孫福去上任。

泰山講學

胡靖元年,孫福在科舉考試中名列第四。通過鄆城文人鐘健的介紹,孫福認識了石介。石介在泰山上建了壹個房間,邀請孫福講學,並與東丈等弟子壹起侍奉孫福。孫福在泰山生活了八年,主要從事經學研究和講學,撰寫了春秋時期的《易說》六十四篇和《王尊法緯》十二卷,逐漸名揚天下。

步入仕途

李青元年(1042),在範仲淹、石碣等人的推薦下,孫福拜於布衣,出任省校書郎兼國子監秘書。他和石碣壹起,積極支持範仲淹“復古勸學”的主張。國子監實行限制學生人數、擴大國子監錄取人數等措施,導致學生人數驟增,國子監在北宋出現繁榮局面。

嘉慶二年(1057),七月卒。

孫服勤於治學,學周之道,學孔子之道。先是追求科舉功名,後是學習知識講學,所以40歲(50歲)還沒結婚。當時的丞相李傕深知孫富的人品和學識,便將侄女嫁給他。李傕是宋真宗和仁宗時期的名臣。他的地位和成就都很突出,待人接物也很得體。他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孫富,增加了自己的名聲,世人也更了解孫富的聖賢。孫夫之的學問和他的人格很快就傳遍了世界,有壹段時間他成了學術權威。

孔子的後代孔道輔是龍圖閣的壹位有名望的學者,他也來拜訪孫福。參觀的時候,石介站在孫福的左右兩邊。舉行儀式時,他會提高或降低他的崇拜來支持他,當他去感謝孔道輔時也是如此。孫富主持的泰山書院是壹件史無前例的大事,成為當時的學術活動中心。

孫富的名氣引起了王朝壹些大臣的註意,如範仲淹、富弼等,他被任命為省學大臣,國子監直接發言。後來仁宗訪國子監,給孫福銀魚穿衣服。他本打算任命孫福為輔佐,為皇帝講學,解釋古籍的疑點,但由於人們的反對而失敗。

死在任何地方

李青七年(1047),在坐鎮徐州鞠子孔文誌案後被貶為洋職,後又回到國子監任教。徐州孔官文誌在引誘軍士捉拿、搜查其家時,不時得到孫福的詩句。孫福受到牽連,被貶為天府判官。這時翰林學士趙翼等十余名官員為他說情,最後他留下來為國子監發聲,後被移任殿中丞壹職而死。

孫富病重時,當朝大臣韓琦把這件事告訴了宋仁宗,並指定壹個抄寫員給他紙和筆,讓他的主人別無選擇,只好幫孫富寫了150000字,記錄在秘閣裏。孫富著有《春秋王尊法微》(12)、《春秋大將》(3)、《隋陽子集》(10)和《易說》(64)。從孫富著作的內容來看,他所學的知識主要是解釋孔伷之道。他主張“尊王”、“正統”,適合統治集團的需要,符合統治階級的意願。因此,他的學術思想受到了社會上層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