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布貸款的種類、期限、利率和條件,並向借款人提供咨詢;了解借款人的需求,要求其提供財務報告等基本資料,指導其填寫貸款申請,為其辦理貸款申請。
2、根據借款人的資本結構等因素,協助有關人員和部門對借款人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
3.調查借款人貸款的合法性等因素,核實抵押物、質押物、擔保人情況,確定貸款風險。
4.回復借款人的借款申請,與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根據需要與擔保人簽訂擔保合同,或者去公證部門,請保留此標記進行公證。
5.向借款人發放貸款,並對借款人履行合同及經營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檢查。
6.根據借款人的要求與借款人協商,辦理提前還款和貸款展期。
擴展數據
銀行信貸員的業績是通過統計指標來體現的,統計指標的設置必須服從信貸工作的特殊規律性。我認為,建立評價信貸員業績的統計指標體系應遵循以下六項原則:
首先是客觀性原則。設定的評價指標能真實反映信貸員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益的現實特征。
二是完備性原則。從整體來看,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映了信貸員的績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在空間上應該是壹個系統,包括信貸人員業績的所有主要方面;作為壹個時間上的有機整體,既要從不同角度反映信貸人員的績效現狀,又要反映系統的動態績效情況。
三是分類原則。信貸員的崗位分為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後管理三個層次,其崗位職責和任務性質差異較大。根據層次性和差異性,分別建立了三個層次的崗位信貸員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四是數量優先原則。它應具有清晰的層次結構,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並以定量分析為主,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從局部到整體,從復雜到簡潔,最終在科學分析和定量計算的基礎上形成對信貸人員績效的直觀結論。
五是可比性原則。評價指標應便於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不僅要用於時間序列對比分析,還要用於類似崗位的信貸員之間的對比分析。
第六是可行性原則。信貸人員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簡單明了,所需的定量分析數據和定性分析數據能及時、完整、準確地獲得,綜合衡量評價應簡單易行。根據上述信貸員綜合績效評價體系的設置原則,按照信貸業務員、信貸員、信貸管理員的崗位類型設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百度百科-銀行信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