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作為金融市場的壹個組成部分,分析師確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市場中存在大量的非專業投資者,分析師的專業分析結論和內容實際上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了指導,緩解了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此外,分析師對企業的跟蹤也對上市企業起到了外部監督的作用。正因為如此,這份職業意向受到了各方的關註,尤其是求職者。那麽如何才能成為他們中的壹員呢?或許通過分析國內券商的分析師都是什麽樣的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這個群體。
根據CNRDS(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臺)中國券商與分析師數據庫的相關內容,我們收集了2328位分析師的相關數據,然後做了簡單的統計描述。
在2,328名分析師中,男性65,438+0,587人,女性727人(有65,438+0.4個樣本,其中只統計非空樣本),男性占68.58%,女性占365,438+0.42%。
從學歷來看,絕大多數分析師都是碩士生。在有相關數據的2317個樣本中,1792個分析師的學歷最高(占比77.34%),而本科生和博士生分別為284人和239人。此外,兩名分析師具有大專學歷,但他們都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受雇的。這意味著,如果妳有興趣成為壹名分析師,妳需要參加研究生考試。
從教育經歷來看,有349名分析師在國外學習過,占總人數的14.99%。更突出的是,國內證券機構近40%的分析師都有過頂尖大學的經歷。例如,我們發現“C9”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Xi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榜單中有906名分析師有過在這9所高校就讀的經歷,占比38.9638。此外,在國內金融院校(此處指專業金融院校,如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Xi財經大學)就讀的分析師有412人,占總數的17.69%。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三類人群會有壹些重疊,但很明顯,分析師這個職業是有壹定教育門檻的,名校和相對高學歷的求職者更受歡迎。當然這和這個行業的專業要求有關,但是學歷的集中也讓所謂的校友圈成為相關研究中非常熱門的話題。
最後,我們來看看員工的年齡結構。當然,因為具體的年齡數據還沒有,所以我們用相關人員的工作開始時間作為替代。需要指出的是,這並不是指進入證券行業的時間,而是開始職業生涯的時間。時間越早,年齡越大。數據庫中樣本的工作時間從1976到2015。結果顯示大部分員工是2004年以後加入的,也就是說大部分員工年齡在40歲以下(假設2004年加入的員工年齡為25歲),也就是說國內分析師是壹個相對年輕的行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他們在165438。
從上面的統計分析來看,如果妳有興趣成為壹名證券分析師,那麽恐怕妳應該趁年輕去頂尖大學讀碩士。畢竟在這個成名早的世界,連新財富評價過的分析師都越來越厚了。
風險管理工具/量化投資知識/金融大講堂-錢有風險。
(歡迎金融機構的朋友申請試水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