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交易代理費包括以下內容:
(1)交易代理費:根據物價部門的相關規定,房屋買賣的代理費按交易總價的0.5%-2.5%收取。實行獨家代理的,收費標準由委托方與房地產中介機構協商確定,可適當提高,但最高不得超過成交價格的3%”。
(2)產權證中介費:壹般幾百元,具體也可以和中介談。
近日,壹家名為“親戚買房”的平臺推出了這樣壹項“砍價”服務,吸引了不少購房者的關註。
砍價就是妳買二手房的時候,如果妳不能降價,他會幫妳砍價。除了幫妳砍價,還幫妳打破中介套路,規避合同風險,爭取利益最大化。
常小姐從去年開始就在大興黃村看房。今年2月看好壹套80平米的壹居室,位置、樓層、戶型,包括價格都很滿意。
“這個小區均價在4.8萬左右,樓層和朝向好的小戶型價格更貴。我喜歡這個壹居室,業主報價350萬,真的不高。中介告訴我,這個價格是業主底價,沒有降價的余地,因為業主已經訂了其他房間,急著用錢,才報這個價格。”
在常小姐心裏,就算不砍價,也能接受這個價格,但是買壹套房,壹分錢都不降,有點不甘心。這時,壹個偶然的機會,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壹個“砍價”的短片,聲稱可以幫助買家砍價,砍下來不收費。
常小姐向議價師簡單介紹了自己和店主。砍價師幫她整理了交易流程和砍價策略,在簽約當天以朋友的名義和常小姐坐到了談判桌前。
最後砍了4萬塊。雖然4萬塊錢不多,但常小姐對砍價師還是很滿意的。“除了價格,我更看重他們提供的附加服務,幫我看合同,補合同漏洞,查交易流程。”
當然,這項服務不是免費的。交易後,常小姐按議價金額的30%支付了“咨詢費”。
據了解,根據“砍價族”的服務方式和收費標準,他們會初步引導買家談好自己的價格。買家實在談不攏的時候,就二次議價。議價成功後,6萬元以內收取30%;6萬元至11萬元部分收取40%;超過110000元的部分收取50%的服務費。如果議價不成功或買家未能成交,將不收取任何費用。
砍價師不僅要掌握二手房交易流程和各種套路,還要對市場行情和房主心態有精準的把握,所以這壹行的門檻也比較高。
“至少五年房地產經紀行業經驗,三年以上門店經理經驗。這是基礎硬件。”
國內中介是雙邊代理制,中介壹手握兩家公司。按理說雙方都應該是公平的。但在現在的賣方市場,中介可以通過哄騙業主,控制房源來獲取中介費。另外,房價越高,提成越多。在這個前提下,公平是不可能的,買家壹直處於弱勢地位。
之所以采用兩次砍價差價傭金的方式,是為了讓買家放心使用服務,為效果買單。實際上,咨詢的價值大於討價還價的價值。只是中國不習慣付費咨詢,所以做出改變,讓大家接受。其次,砍價人和買方完全是從利益上綁在壹起的,不用擔心砍價人會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