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認時間地點
壹般家訪前,老師會打電話確認時間地點。但是老師得到的信息是學校發放的學生卡上的信息。如果地址發生變化,壹定要及時通知老師,避免學生卡實際地址和註冊地址不壹致,導致老師白跑壹趟。
2.告訴老師交通路線
家訪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有的小區很大,我在東門下車,發現目的地居然在西門,老師要穿過整個小區。如果提前告訴老師從哪個門進來,在哪裏轉,會方便很多,節省大家的時間。
還有壹些管理嚴格的小區。沒有門禁卡妳不能進去。妳必須通知門衛處的住戶核實。這種情況下,如果能提前在小區門口遇到老師,會很貼心。
3、坦率的缺點
有些家長為了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會多次表揚孩子。但是正式開學後發現孩子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家長要客觀的介紹孩子。
比如孩子的特長,有什麽優勢學科和短板,有什麽愛好,脾氣性格怎麽樣,這樣老師更容易了解孩子,因材施教。
家長的誠實可以讓老師在學校想出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這樣,老師變成了家長的助手,家長也變成了老師的助手,兩者相得益彰,必然讓孩子受益。
4、讓孩子主動和老師交流。
家訪最直接的對象是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讓孩子帶領老師參觀書房,向老師展示自己喜歡的書籍和手工作品。
壹方面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消除了陌生感,另壹方面也給了孩子壹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5.談談生活中的孩子
很多家長希望老師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實際上老師有幾十個學生要管。他可能很快就知道他們孩子的學術實力,但是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完全了解他們。
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提供大量的信息,讓老師更全面的了解孩子,激勵孩子。老師越了解孩子,就越容易有效地教育他們。
6.詢問新學期的準備情況
現在很多學校都有家委會。如果有興趣加入,可以在家訪時向老師表明態度。同時,家長可以適當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安排,比如希望孩子以後多學習繪畫和音樂,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時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