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規定如下:
1.遇有超載超限情況,執法人員必須出示交通部或當地省級政府頒發的執法證件。執法類別應為道路管理或道路超限管理,執法人員必須為兩名以上。
2.路政和運輸管理部門有權在公路上執法。根據國務院關於打擊公路三亂的規定。路政、運管執法的時間、地點(路段),須報縣級以上法制辦(局)批準。否則上路是違法的。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違法處罰因行政處罰程序無效。
運管處是交通局下屬的執法機構,主要檢查(營運許可,非法營運許可。資格證書等。、營運車輛非法營運、黑車非法營運查處)。
運輸管理人員上路檢查有以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五十五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法制和業務素質。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接受法制和道路運輸管理業務的培訓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履行職責。
第五十六條上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對下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執法活動進行監督。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對其工作人員的執法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十七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時應當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
第五十八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立道路運輸舉報制度,公開舉報電話、通信地址或者電子郵件地址。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舉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行為。交通運輸部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和其他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依法及時調查處理。
第五十九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職責權限和程序進行監督檢查,不得擅自設卡、收費或者罰款。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重點對道路運輸及相關經營場所和客貨集散地進行監督檢查。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在道路交叉路口進行監督檢查時,不得隨意攔截正常的道路運輸車輛。
第六十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有兩人以上參加,並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證件。
第六十壹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監督檢查時,可以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情況,查閱、復制有關資料。但是,對被調查單位和個人的商業秘密應當保密。
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接受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或者資料。
第六十二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道路運輸監督檢查過程中,應當立即制止車輛超載,並采取相應措施,安排乘客改乘列車或者強制卸載。
第六十三條道路運輸監督檢查過程中,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對無車輛營運證、不能當場提供其他有效憑證的車輛,應當予以暫扣,並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保管費。
公路管理是我國行政管理的組成部分。路政管理是指公路管理機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以保證公路使用質量、提高公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目的,對公路進行的行政管理。
路政管理的對象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物資援助(路產)、時空資源(路權)和信息資源。
路政是交通系統的執法隊伍,主要負責依法保護路產路權,查處違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各種行為,檢查監督公路養護作業和公路建設,依法對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進行管理,檢查監督所轄路段公路標誌標線的設置。路政執法隊的前身是公路派出所。
運輸管理是貫徹國家關於道路運輸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並具體實施;按照管理權限,授予道路運輸業行政許可,管理道路運輸經營行業,維護運輸行業安全和市場秩序;監管道路客貨運輸、運輸站場、汽車維修和運輸服務;負責道路運輸行政執法。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運輸管理處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