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財務會計信息化領域發展較晚。從2000年開始,我國少數企業開始意識到信息化對加強單位會計的重要性,並開始建設,主要集中在成本核算和預算管理方面。在此期間,壹些國外會計軟件廠商逐漸進入中國,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求從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的轉型。多維度、精細化、全流程的管理數據成為企業提升管理能力的基礎信息。在市場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理論界、企業界、咨詢界和學術團體的人士更加關註管理會計的信息化,並投入資源加大推廣力度,尤其是在預算管理方面。壹些企業建立了多維度的全面預算信息系統,在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壹些單位開始實施作業成本法(ABC)系統和管理會計報告和分析系統。然而,在這壹時期,大多數企業基本局限於單壹管理會計工具或單壹管理會計系統的應用,未能有效地將管理會計信息與業務信息、客戶信息、財務信息披露相結合,未能在戰略決策、營銷支持、績效考核等方面綜合應用。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相對緩慢。與此同時,壹些單位開始在壹定程度上嘗試開發自己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並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2013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預算管理軟件、作業成本法軟件、管理會計報告和分析軟件來加強自身管理會計工具和方法的應用。與此同時,壹些企業開始提出建立“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概念,並將整合後的信息有效地應用於戰略決策、經營分析和運營管理,以支持企業使用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礎信息。同時,越來越多的單位意識到自主研發管理會計系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截至目前,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雖有壹定發展,但總體上仍處於較低水平,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有待大力推進。國內單位采用的會計軟件只有部分管理功能,大部分單位只使用會計軟件中的會計功能。同時,由於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成本高,人員培訓難度大,單位對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統不積極。
3.為推進企業會計信息化,節約社會資源,提高會計軟件及相關服務質量,規範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工作,財政部制定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範》,這將更有利於財務信息網絡建設。